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其他行業報告 >> 手環 >> 2025年手環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智能手環市場分析

  2014年,國內智能手環市場規模達到20億元,2015年智能手環市場規模在46億元左右。2015年1-6月中國智能手環市場參與競爭的廠商數量持續增長,從1月的37家增長到6月44家,有7家廠商新晉加入。下面進行智能手環市場分析

  在國內智能手環市場上,華為以32.9%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小米以20.1%的占有率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樂心,市場占有率為7.9%。綜合來看,華為和小米兩大品牌占據國內智能手環市場超過50%的市場份額,市場比較集中。

  通過對智能手環市場分析,從產品關注來看,2015上半年智能手環市場上,三星Gear Fit R350以17.2%的關注比例高居榜首,華為Talk Band B1則以14.8%的關注比例獲得第二位。整體來看,兩大產品的領先優勢顯著,其他上榜產品關注度均在9%以下。

  根據ZDC網際網路調研中心截止2017年10月的數據顯示,2017年過去半年中國智能手環市場品牌數量在5月份、6月份基本保持不變,但7-8月份品牌數量稍微減少了一個百分比,而到9-10月份時智能手環品牌數又上漲,因而品牌數量整體處於穩定的狀態。

  通過對智能手環市場分析,過去半年手環產品數量整體是處於穩定增長的狀態,只有6月份產品數量稍微減少,但由於到了每年廠商推出新品的窗口期,因此很快在7月份至9月份又有所回升,並在10月份達到了國內市場手環產品數的新高度。

  預計今年,可穿戴設備預計將看到一個20.3%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到2020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2.136億台,行業發展前景看好。以上便是智能手環市場分析的所有內容了,需要了解更多關於智能手環的報告請關注2018-2023年智能手環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智能手環發展前景

  1982年日本推出史上首款智能手環,2014年國內外科技企業發布智能手環,智能手環進入爆發期,2015年國內智能手環市場規模為45億元,2016年智能手環市場規模達到56億元。預計2017年將突破70億元規模,平均增長速度15%以上。以下是智能手環發展前景分析。

  智能手環發展前景

  智能手環的誕生主要是為了記錄人體的運動情況,健康監測,培養良好而科學的運動習慣,隨著解決方案的升級延伸到活動反饋、鍛鍊、睡眠監測等持續性監測功能。

  1982年日本精工曾推出過一款可編程手環,算是智能手環發展史上的首款產品,鑑於當時的產品研發受眾群體和現今智能手環受眾較大出入,或許很多人把這款產品排除在智能手環範疇,不過誰也無法抹除它在智能手環歷史上存在過的事實。

  2014年國內外眾多科技企業爭先發布智能手環新品,智能手環進入爆發期;華為Talk Band B1,UP24,微軟手環等,不計其數的智能手環的面市,大大改變了全民運動習慣。

  從用途來看,它的潛有客戶是2億中國年輕人及1.5億的中國老年人或准老年人。以每隻運動手環200元計算,它是中國未來700億市場;加之中國為全球的世界工廠,上面的市值的五倍,即3500億,就是各大廠家及公司虎視眈眈的來由了。 只不過,從現手環技術的穩定性來看,這個市場還需等到2014年漸入佳境,在那之後進入爆發期。

  中國智能手環市場仍處在市場發展期,市場擴張迅速。2015年,國內智能手環市場規模達到45億元,2016年智能手環市場規模達到56億元左右。預計2017年將會達70億元的規模,平均增長速度15%以上。

  未來,智慧型手機中配置的感知器與高運算能力成為常態,穿戴式電腦科技正在快速發展。數據顯示,全球市場2011年共賣出1400萬件高科技穿戴式設備,預計到2017年,全球將會賣出將近7000萬件智能穿戴式裝備。這也使得穿戴式智能設備成為了電子商務企業下一個必爭之地。

  綜上所述,缺少獨立性和消費「痛點」一直是智能手環領首的智能穿戴產品的潛在危機,但我們依舊能看到智能手環的未來可能性。很多廠商都努力的尋找自己的定位加上技術的突破,在智能手環市場劃分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激烈的競爭下,讓人期待更多黑科技的智能手環。以上是智能手環發展前景分析。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手環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手環相關排行

手環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手環精選報告、手環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手環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手環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