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發展,近期銀行紛紛加大對手機銀行的投入並不斷完善其功能。手機銀行用戶規模和交易額大幅增長。中國手機銀行市場格局中,建設銀行以22.3%的市場份額占據第一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分別以19.3%、15.0%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第三位,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則分別以9.3%、7.0%的份額排在第四、第五位。以下對手機銀行用戶規模分析。
2017-2022年中國手機銀行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目前手機銀行功能主要涵蓋三大模塊:基礎業務、生活服務和支付功能。基礎業務功能瞄準的是銀行基礎業務在移動端辦理,生活服務是搭建和拓展金融服務生活的平台,支付功能目標是抓住末端支付。手機銀行規模方面,工行、建行繼續領跑,但不少股份制銀行增速更快。浦發銀行手機銀行客戶數達到664萬戶,交易筆數、交易金額分別是上一年的4倍和5.5倍。民生銀行手機銀行客戶總數達1302萬戶,交易筆數達1.82億筆,較上年同期增長203.51%;交易金額達3.22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5.81%,躋身「第一梯隊」行列。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普及,市場對手機銀行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因此,手機銀行也成為各大上市銀行中的一大亮點。記者昨日梳理上市銀行的年報統計發現,10家上市銀行手機銀行用戶量突破5.4億戶,同比增長33.62%。其中四大行的手機銀行用戶規模占87.5%,遠高於股份制商業銀行。但從用戶增長率來看,基數較大的四大行手機銀行用戶增長乏力,而股份制銀行手機銀行用戶增速迅猛,民生、浦發、平安等股份制銀行的手機銀行用戶量均實現翻番。
在手機銀行用戶規模上,儘管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四大行尚存差距,但從用戶增長情況來看,四大行手機銀行用戶增長速度在2014年明顯放緩,相比而言,股份制商業銀行手機銀行用戶增長率明顯高於四大行。除光大銀行外,其餘五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手機銀行用戶量增長率均超過50%。
隨著移動金融快速發展,手機銀行功能不斷豐富,應用場景也不斷擴展,手機銀行交易規模繼續保持增長趨勢,但由於受移動網購交易規模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2017年第1季度手機銀行交易規模增速相比2016年第4季度有所回落。
在2017年第1季度中國手機銀行市場格局中,建設銀行以22.6%的市場份額占據第一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分別以20.5%、13.6%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第三位,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則分別以12.1%、5.8%的份額排在第四、第五位。
從產品創新來看,2017年第1季度以手機銀行升級優化為主。建行推出新版手機銀行,新增功能近150項,優化功能超過350項,UI界面更親切、簡約,互動設計更便捷、易用,服務更個性、智能。工行手機銀行運用生物識別技術新增指紋登錄、指紋支付等功能,實現了與融e購等平台的互聯互通,為用戶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移動金融服務體驗。南京銀行上線手機銀行4.0版本,推出了更多用戶專屬功能,更注重與客戶的交流互動,融入了智能客服和用戶反饋功能。
從營銷活動來看,2017年第1季度建設銀行推下載手機銀行,贏取10億元代金券活動;工行手機銀行推出了「工行幫您過好節」系列活動、「春節福袋」活動以及掃碼取現等活動;農行推掌上銀行抽獎「金」喜多活動;招商銀行推手機銀行「限時特惠」3月女神季活動;光大銀行推手機銀行購票享優惠,免費觀影極限特工活動等。整體來看,商業銀行手機銀行營銷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進一步增強了手機銀行用戶粘性。
更多手機銀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手機銀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