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油田行業發展趨勢如何呢?據分析,綜觀我國石油行業整體信息化建設的歷史與未來,基本上可以用「兩個里程碑」和「一個新階段」來加以總結。兩個里程碑基本上與初始期和普及期對應,新階段的任務則對應控制期和整合期。更多詳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年數字油田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兩個里程碑
第一個里程碑是IT技術的初步應用。自上世紀中期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油田勘探開發及石油加工領域以來,IT技術在提高油氣開發和加工水平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地震勘探、油田開發、工程設計、油藏建模、數值模擬、產能建設以及油氣加工處理自動化等方面,專家應用系統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這一階段的信息化建設是局部的,各系統是獨立的。
第二個里程碑是企業網的建成。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網際網路技術推動了國內外石油行業以網絡建設為代表的信息化建設浪潮。到2000年左右,國內各油田和石化企業都基本完成了企業網的建設任務,標誌著石油行業信息化建設第二個里程碑的鑄成。在這個階段,以網絡為依託的信息管理取得了明顯進步,典型的應用包括辦公自動化(OA)、管理信息系統(MIS),以及基於資料庫的專業應用系統等。同時,一些新思想,如電子商務、電子政務、EPRD等相繼產生並向石油行業滲透。
一個新階段
一個新階段即數字石油建設階段。走過了一些彎路之後,石油行業的信息化建設跨入了數字油田與數字石化時代。
過去的經驗教訓表明,IT技術必須為主營業務服務,不能忽視現實,不能忽視數據,當然也決不能失去信息。為此,我國油氣企業應當將數據建設作為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任務,解決數據共享問題,搭建統一的應用平台,打造數字石油。
三大油企信息化建設如火如荼
國內三大石油公司都在緊鑼密鼓抓緊實施各自的數字油田戰略,並取得了初步成果。
中國石油集團IT建設在圍繞集團公司實施資源、市場、國際化三大戰略思想指導下,全面實施「十一五」信息技術總體規劃,覆蓋十大主營業務領域的7大類51個信息技術項目,A1、A2、A4、ERP等一批關鍵數字油田建設項目的啟動,標誌著中國石油數位化油田建設主曲的開始。
大慶油田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數字大慶油田」的概念;新疆油田公司在2002年提出建設「數字新疆油田」的目標,並已在2002年實現檔案資料桌面化,2003年實現業務工作桌面化,2005年實現油田桌面化;2004年塔里木油田及其數位化項目,正式被列為國家數字油田建設的示範單位和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其他的如長慶油田、遼河油田、大港油田、吉林油田都有自己的數字油田建設規劃,並已組織實施,經過多年建設,中國石油集團數字油田建設在計算機網絡及其基礎實施、專業資料庫(數據銀行)、應用系統、數據倉集成、網際網路互動、虛擬現實透視化和智能化建模、數據標準、制度規範方面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石化集團從2001年開始,按照「國際水準,中國國情,石化特色」的方針和定位,全面建設中國石化ERP系統。2002年10月,鎮海煉化作為中國石化下游企業的首批試點單位,其ERP系統率先成功上線;2003年,我國石油工業的第一套虛擬現實系統(Petro-One)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建成並投入使用;勝利油田於2003年初確定了「數字勝利油田」規劃,並申請了國家863計劃,2010年勝利油田數位化中心正式投入運行並通過中國石化的技術測試;在國資委下發的《關於公布2008年度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結果的通知》和《關於公布首批中央企業信息化示範工程的通知》中,中國石化在信息化水平評價中被評為A 級企業,同時,中國石化的ERP、生產營運指揮系統和電子商務等三個信息化項目被評為央企信息化示範工程。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於2001年底在合資經營的CACT作業者集團實施了SAP公司的ERP軟體,2001年,選擇CA公司的Unicenter TNG作為其全面管理解決方案,2003年,中國海油下屬的4個試點企業實施來自MRO公司的企業資產管理軟體和來自Oracle公司的財務軟體。2005年,中國海油和SAP公司簽約,共同致力於中國海油的信息化建設,為3年實現「一個平台、兩個重點、三縱四橫」的IT建設目標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2010年,我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數位化工程服務的需求規模為2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2%,預計2011年需求規模將同比增長24.9%。更多數字油田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年中國數字油田產業研究報告》。
更多數字油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數字油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