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塑料管材主要用於房地產、設備、下水道等領域。我國的塑料管材企業以外資和國企為主,私企會比較少。以下是對2022塑料管材行業所處階段。
相比傳統金屬或混凝土管道,塑料管材具有耐腐蝕、壽命長、方便運輸等優點。塑料管材行業所處階段指出,塑料管材行業涵蓋塑料管材、管件、閥門、檢查井及相關塑料配件,其中以管材為核心,而管材是以 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PP(聚丙烯)、PB(聚丁烯)、ABS 等高分子材料為主料。
2021年我國塑料管材行業產量在1620萬噸左右,PE管材行業產量約300萬噸,其中PE100管材超過220萬噸。PE管的運用領域普遍,其中給水管和燃氣管是其兩個很大的應用市場。
從競爭格局來看,我國塑料管行業競爭格局高度分散,2021年六大塑料管材上市公司總產量僅占全國產量的25.38%,行業內中小企業眾多,產品質量存較大差異。過去行業集中度存提升趨勢,落後產能逐步出清,市場份額向大公司集中。
從行業渠道來看,塑料管材行業應該堅定信心、協同上下游產業鏈、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和5G技術,提升智能製造和現代化管理水平,淘汰落後產能,降低生產和營運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拓寬產品應用範圍和銷售渠道,為提高企業效益創造更多機遇。
進入2022年,受疫情影響,塑料管材行業內需不足,外需不旺,企業訂單同比減少。原料價格波動,國際供應鏈中斷風險加劇、企業收入減少、運營成本高、現金流緊張,這些都加劇了企業運營風險。
6月初,政策指出必須把管材改造和建設作為重要的一項基礎設施工程來抓,相關負責人提及「前階段一些地方發生燃氣管道爆炸事故,要加強城市地下管網的排查和改造,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里子工程」。2022年塑料管材行業所處階段自出,22年起我國老舊管材改造將加速,貢獻塑料管道可觀增量。
目前,我國規模以上塑料管材企業數量在3000家以上,其中年產能1萬噸以上的企業約300家,僅有20家以上企業的年生產能力超過10萬噸。在上市企業中,中國聯塑產量在2016-2021年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其中,2021年的產量達266萬噸;其次為永高股份,產量排名第二,2021年的產量增至65萬噸;偉星新材、雄塑科技及顧地科技的產量相差不大,但均不達30萬噸。
2022年塑料管材行業所處階段指出,建設行業一直是塑料管材主要應用領域之一,每年塑料管材工程用量大約在300-400 萬噸,其中市政工程管材約占2/3,建築工程管材約占1/3,塑料管材在住房城鄉建設行業中的累計使用量達到4000萬噸左右。
未來,我國塑料管材材質將會越來越豐富,同時環保型的材質備受關注。塑料管材以後的發展方向將是綠色、環保、健康。
以上就是2022塑料管材行業所處階段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塑料管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塑料管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