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速凝劑行業分析報告 >> 速凝劑市場規模

速凝劑市場規模

2018-08-07 16:58:0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摻入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結硬化的外加劑。主要種類有無機鹽類和有機物類。粉狀固體,其摻用量僅占混凝土中水泥用量2%~3%,卻能使混凝土在5min內初凝,10min內終凝。那麼速凝劑市場規模會是怎麼樣的呢?

  其主要成分為鋁氧熟料(即鋁礬土、純鹼、生石灰按比例燒製成的熟料)經磨細而製成。

  鋁礬土

  礬土或鋁土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鋁,系含有雜質的水合氧化鋁,是一種土狀礦物。白色或灰白色,因含鐵而呈褐黃或淺紅色。密度3.9~4g/cm3,硬度1~3,不透明,質脆。極難熔化。不溶於水,能溶於硫酸、氫氧化鈉溶液。主要用於煉鋁,制耐火材料

  碳酸鈉

  碳酸鈉常溫下為白色粉末或顆粒。無氣味。有鹼性。是鹼性的鹽。有吸水性。露置空氣中逐漸吸收 1mol/L水分(約15%)。400℃時開始失去二氧化碳。遇酸分解並泡騰。溶於水(室溫時3.5份,35℃時2.2份)和甘油,不溶於乙醇。水溶液呈強鹼性,pH11.6。相對密度2.53。熔點851℃。116.6mg/kg。有刺激性。可由氫氧化鈉和碳酸發生化學反應結合而成。溶液呈鹼性。

  碳酸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廣泛應用於輕工日化、建材、化學工業、食品工業、冶金、紡織、石油、國防、醫藥等領域, 用作製造其他化學品的原料、清洗劑、洗滌劑,也用於照相術和分析領域。絕大部分用於工業,一小部分為民用。在工業用純鹼中,主要是輕工、建材、化學工業,約占2/3;其次是冶金、紡織、石油、國防、醫藥及其它工業。玻璃工業是純鹼的最大消費部門,每噸玻璃消耗純鹼0.2噸。

  生石灰

  外形為白色(或灰色、棕白),無定形,在空氣中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鈣與水作用生成氫氧化鈣,並放出熱量。溶於酸水,不溶於醇。系屬無機鹼性蝕物品,國家危規編號95006。

  生石灰是採用化學吸收法除去水蒸氣的常用乾燥劑,也用於鋼鐵、農藥、醫藥、乾燥劑、製革及醇的脫水等。生石灰中一般都含有過火石灰,過火石灰熟化慢,若在石灰漿體硬化後再發生熟化,會因熟化產生的膨脹而引起隆起和開裂。為了消除過火石灰的這種危害,石灰在熟化後,還應「陳伏」2周左右。

  混凝土速凝劑

  1、速凝劑是指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結硬化的外加劑。速凝劑主要有無機鹽類和有機物類兩類。我國常用的速凝劑是無機鹽類,主要型號有紅星Ⅰ型、7Ⅱ型、782型、8604型等。

  2、紅星Ⅰ型速凝劑是由鋁氧熟料(主要成分是鋁酸鈉)、碳酸鈉、生石灰按質量1:1:0.5的比例配製而成的一種粉狀物,適宜摻量為水泥質量的2.5%~4.0%。7Ⅱ型速凝劑是鋁氧熟料與無水石膏按質量比3:1配合粉末而成,適宜摻量為水泥質量的3%~5%。782型混凝土由礬泥、鋁氧熟料、生石灰配製而成,適宜摻量為5%~7%。

  3、速凝劑摻入混凝土後,能使混凝土在5min內初凝,10min內終凝,1h就可產生強度,1d強度提高2~3倍,但後期強度會下降,28d強度約為不摻時的80%~90%。速凝劑的速凝早強作用機理是使水泥中的石膏變成Na2SO4,失去緩凝作用,從而促使C3A迅速水化,並在溶液中析出其水化產物晶體,導致水泥漿迅速凝固。

  4、速凝劑主要用於礦山井巷、鐵路隧道、引水涵洞、地下工程。

  通過對速凝劑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請不要在物料攪拌時添加該品,因石子、砂子含有大量的水份,速凝劑短期時間內吸水在未噴射時分解其速凝成份,影響凝結時間,降低混凝土強度,將導致噴射砼的不良效果。使用前應針對工程所用水泥品種進行試配試驗,選好摻量,方可大量使用。存放過期水泥不能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水泥不能用。對速凝劑要求妥善保管,防止受潮結塊失效。加強早期噴水養護,確保後期強度。嚴格掌握好水灰比。滲水漏水的工程必須加大摻量。以上便是筆者對速凝劑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速凝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速凝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