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鈦精礦表觀需求量653萬噸,同比增長12.05%。我國採礦業發展很快,自1987年底國有礦山10838個,個體採礦點154643個總規模居世界第3位,已成為世界上的礦業大國之一。以下對鈦精礦行業投資分析。
鈦精礦行業投資分析,2018年4月全國鈦精礦總產量約為44.2萬噸,相對2018年3月份(36萬噸)增加8.2萬噸,2018年9月份中國鈦精礦產量為235,450噸,上月產量為230,800噸。鈦精礦行業分析指出,2018年6月份中國鈦精礦持有庫存139,400噸,5月份庫存為97,600噸,環比增長42.83%。
我國鈦資源豐富,但純度低, 產量不足,進口依賴度高。我國鈦礦資源現探明的儲量達到世界第一,但是以四川的釩鈦磁鐵礦為主,與國外高品質的鈦砂礦相比,鈦鐵礦純度低。四川釩鈦磁鐵礦一般先用於冶煉鋼鐵,尾礦再用於生產鈦精礦,否則鈦原料的生不經濟;鋼鐵一旦處於下行周期,鈦精礦就減產。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鈦精礦行業投資。
從產業發展來看,受世界航空及能源用鈦材需求增長的影響,日本2006年金屬鈦的需求無論是內需還是出口均很旺盛。鈦精礦行業投資分析,但由於全球海綿鈦原料供應緊張,海綿鈦及鈦錠的進口量減少了約14%,致使2006年鈦加工材的實際出庫量低於2005年。2007年,儘管日本的二家海綿鈦廠均將擴大產量,原料不足仍將是鈦加工材增產的瓶頸。
從中國原料來看,攀枝花地區及河南方城地區成為全球重要的鈦精礦基地,中國鈦行業上市公司的原材料問題一方面可以從鈦礦豐富的地區採購,同時也可以從越南、澳大利亞等國進口,可以說鈦行業在中國發展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鈦精礦行業投資分析,用途廣泛及產業空間,為中國鈦行業的發展提升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從中國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由於鈦行業產品如鈦白粉廣泛應用於塗料、塑料、造紙、油墨等行業,精四氯化鈦主要用於珠光顏料、電子級鈦白粉、石油催化劑等領域。鈦精礦行業投資分析,而鈦合金主要應用於航空,最近幾年來,中國鈦發展正進入快速增長期,鈦加工材及其他鈦產品已經連續5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鈦材產量由原來占世界的2%—3%發展到如今已超過10%。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近年來對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的需求迅速增加。
鈦精礦行業投資分析,鈦產業鏈產品價格輪番大漲,一是受攀枝花環保事件影響,金江片區鈦礦廠家停產,受影響產量為6.8萬噸/月,占全國月均產量20.5%。二是主要下游產品向好,鈦白粉需求旺盛連續漲價;行業持續去庫存,海綿鈦庫存偏緊,上漲預期強烈。鈦產業鏈高景氣,鈦精礦企業彈性最大,據機構測算,目前鈦精礦毛利率高達70%,擁有鈦精礦資源的公司有望受益價值重估。
更多鈦精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鈦精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