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停車場常有自動化計時收費系統、閉路電視及錄影機系統。在車場管理中,停車場所對機動車停放進行的收費,就叫做停車費。停車費收取方式大多定期收取方式、按時收取、按次收取等方式,收取停車費是專業車場管理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停車場系統是收取停車費的主要工具,定期收費方式一般採用按月收取,也就是一部車輛每月交一個固定的停車費用,該月內,車輛可以無限次進出,不限制停車時長。這類車輛又稱為長租車輛。相對的,針對臨時車輛,一般根據停車的時間長度,收取停車管理費用。
對不收費的停車場,也要對車輛出入權限進行管理,車輛門禁是車輛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常常通過設置快速車道、無人值守車道提高車輛通行效率。
2004年,中國民用汽車擁有量僅為2694萬輛,2013年則增加至12700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8.80%,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較迅速。根據國際標準,一輛車配置1.4個停車位,那麼中國民用汽車需要停車位數量為17780萬個,而目前中國停車位數量低於一億個。
為何會產生停車難問題?第一個原因是汽車價格不斷下降,中國人民財富不斷增加,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停車需求不斷增加;第二個原因是汽車停車需求高度集中在各類城市,特別是寫字樓,各種商場、體育館等人流擁擠處停車需求巨大;第三個原因是原先很多建築物配置停車位不夠,很多住宅和寫字樓配置停車位不夠。那麼需要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很簡單,只需要增加停車位。
一是建設新的停車位,但是停車位建設少的主要原因是投資回報期太長,一個停車位成本需要10萬,回收卻需要十年以上,導致資本投資不積極,停車場建設較少。二是開發政府、學校等停車位供社會使用,增加停車位使用效率。有關更多停車建設的行業資訊信息請查看2015-2018中國停車場建設行業調研研究報告。
新建停車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前瞻研究院停車場建設報告提出了三種建設方案,一是增加路面停車位和地下停車位,很多道理兩旁增設停車位,分時段不同收費,這種方式能夠緩解一些旅遊景點或者寫字樓等地的停車難問題,但是也易堵塞交通。地下停車位對於成本來說可能太高;二是增加機械式停車位,比自然的停車位不同,機械式停車位空間使用效率更高,在寸土寸金的商業城區等,應該鼓勵發展機械式停車位,機械式停車位可以比一般的停車位單位停車數量增加 5倍以上,甚至更高;三是增加相對不繁華區停車位,減緩繁華地帶停車位需求,比如P+R停車場等,充分利用公共運輸設施,分散轎車的停車需求。
更多停車場建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停車場建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