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土工合成材料行業分析報告 >> 土工合成材料行業發展歷史分析

土工合成材料行業發展歷史分析

2015-11-23 16:47:2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介紹土工合成材料行業發展歷史之前,先來看下什麼是土工合成材料,概括而言,土工合成材料是應用於岩土工程的、以合成材料為原材料製成的各種產品的統稱。因為它們主要用於岩土工程,故冠以「土工」(geo一)兩字,稱為「土工合成材料」,以區別於天然材料。下文是對土工合成材料行業發展歷史分析。

土工合成材料行業發展歷史分析

  土工合成材料行業發展歷史如何?土工合成材料在早期曾被稱為「土工織物」(geotextile)和「土工膜」(geomembrane)。隨著工程需要,這類材料不斷有新的品種出現,例如土工格柵、土工網和土工模袋等,原來的名稱已不能準確地涵蓋全部產品,這樣,在其後的一段時期內,把它們稱之為「土工織物、土工膜和相關產品(related product)」。顯然,這樣的名稱不宜作為一種技術名詞或學術名詞。為此,1994年在新加坡召開的第五屆國際土工合成材料學術會議上,正式確定這類材料的名稱為「土工合成材料」(geosynthetics)。

  土工合成材料行業發展歷史分析

  土工合成材料的最早應用可追溯到本世紀二三十年代。1926年美國南卡羅林拉州公路部門曾採用過在棉布上灑瀝青而製成的材料,其形式類似於土工膜。其後,人們曾採用聚氯乙烯PVC土工膜作為游泳池的防滲材料。50年代初,美國墾務局採用PVC土工膜作防滲襯砌。前蘇聯以聚乙烯膜進行渠道防滲也有較長歷史。更多最新土工合成材料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土工合成材料行業研究報告》。

  以近代人工聚合物為原料的土工織物的最早應用實例,是50年代初的荷蘭三角洲工程。據估計,用量超過了1000萬m2,大大促進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應用。60年代,美國逐漸擴展了採用土工織物修建護坡下的墊層和反濾以及護岸等,並將土工織物鋪在瀝青路面中以防止路面反射裂縫。土工網於1968 年在日本開始應用,主要用在填土坡,幫助坡緣填土壓實,以增大其強度和穩定性。與此同時,土工網也被用在軟基上築堤,以後又發展為在堤底全面鋪設。

  非織造土工合成材料技術可能於1967年在美國、法國、英國開始應用,它是一種較厚的聚酯非織造土工織物,作為大壩上游拋石護坡下的反濾層,或作為基土與其上覆蓋的粗粒料之間的隔離層。非織造織物的出現為土工織物的應用開闢了較廣闊的天地。

  80年代後出現了排水帶,路堤下用非織造織物作加筋,以及土工織物加筋擋牆等應用實例。我國應用土工合成材料開始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目前幾乎在各種類型的岩土工程和大量的水利及堤防工程中都得到應用。1974年江蘇省江都嘶馬用織造型土工織物製成的軟體排,結合混凝土塊壓重,進行長江護岸。稍後江都西閘和湖北省長江堤防也都採用了軟體排。非織造土工織物用作反濾料的工程實例更多,雲南麥子河水庫用得最早。80年代中期,非織造土工織物在尾礦壩和灰堤等工程中得到應用。塑料排水帶早在80年代初即在天津新港用於加固軟基,目前排水帶在高速公路和機場工程已應用得十分廣泛。混凝土模袋最早用於江蘇南宮河口岸,80年代末已成功應用於30多項工程。加筋土擋牆已修建不少。近年來我國已能生產土工格柵,其工程需求量很大,預計會大大促進加筋土技術的快速發展。聚苯乙烯板塊在我國寒冷地區早已用於工程防凍。近來土工格室、植被土工網墊等新技術也已開始應用。根據不完全統計,迄今我們採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已逾8000項。

  在1998年夏秋,在長江和松花江、嫩江特大洪災的防汛搶險工作中,土工合成材料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務院領導高瞻遠矚,在災後多次批示和指示,工程界和製造廠商積極響應,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應用土工合成材料熱潮。可以預見,我國的土工合成材料的應用程度、技術水平、以及產品的質量和品種在不遠的將來必將邁上一個新台階。

更多土工合成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土工合成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