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的主產國主要有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以及印度、越南和中國,這幾個國家的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84%。由於天膠與合成膠在輪胎的應用上具備一定的替代關係,因此,它們之間的價格變動具有聯動性。2016年以來,順丁與丁苯橡膠主要原料丁二烯價格在國內外供給收縮下大幅上漲,從而帶動順丁與丁苯橡膠(輪胎中的主要合成膠原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以下對2017年天然膠價格分析。
2017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預計為1385.5萬噸,同比增長5.6%;亞太地區產量增長5.3%,其中,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產量分別為446.4萬噸、304萬噸、113萬噸和88.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9%、3.1%、12.4%和-0.6%。中國產量為118.9萬噸,同比增長9.2%。此外,數據還顯示,2017年非洲、南美洲地區的產量分別為67.1萬噸和36.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5%和4.3%。
1)我們判斷,未來天然橡膠供應不會大幅增長,短期來看,因夏季東南亞主產國遭受極端天氣交替,2016年橡膠產量增速放緩;中長期來看,在膠農割膠積極性提高有限且新增開割面積占比較小的基礎上,2017年天然橡膠總量不會出現大幅增長;
2)未來汽車產銷及輪胎等下游需求向好有望繼續導致天然橡膠供需偏緊。
a、國際方面,雖然美國對中國施行「雙反」政策,但其對輪胎的需求並未出現斷崖式下跌;我們判斷在高汽車保有量的背景下,未來歐美地區乃至全球對天然橡膠的需求將長期保持向上趨勢。
b、春節過後為輪胎廠的開工旺季,年底至明年一季度下游存在較大的補庫需求;我們判斷未來隨著財政支出基礎建設的力度加大及治超政策,橡膠消費持續升高將加劇天然橡膠供需短缺。國內膠價已突破17000元/噸,國際天然橡膠價格已突破2000美元/噸,預計年底國內膠價高點有望達到20000元/噸,國際天然橡膠價格有望突破2500美元/噸。
天然膠價格之所以越來越脆弱,緣於外部因素對其需求和供應的影響。上海期貨交易所和東京工業品交易所的期貨行情,對天然膠現貨價格的「綁架」效應日益凸顯,期交所很容易受匯率波動、原油價格和地緣政治動向的影響。分析顯示,對天然膠價格普遍看跌的趨勢主要歸因於原油價格意外下跌,6月份美國上調利率成為壓制亞洲大宗商品(包括橡膠)價格回升的另一主要因素。
更多天然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天然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