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於國家層面政策支持及下游應用領域對電線電纜產品需求的增長,2011-2017年中國電線電纜行業銷售收入總體波動上升,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02%。下面進行通信電纜行業規模分析。
通信電纜行業分析表示,隨著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的調整進入深化發展期,其過剩、劣質產能的淘汰雖然會對行業的整體市場規模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產品逐漸由電力電纜向特種電纜轉變,在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及對外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促進下,2018年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的銷售收入實現小幅增加,超過14000億元。
由於電力電纜的應用範圍較廣泛,該產品的收入規模占比較大,仍是行業重要的細分領域,但是隨著節能環保發展理念的不斷普及、下游應用領域對電線電纜提出特種需求等因素,電氣裝備用電纜所占比重不斷上升。2017年,電力電纜占全部市場比重為35.73%,較2012年43.36%下降7.63個百分點。
受我國近年來電源工程投資額下降以及電線電纜行業整體規模回落等因素影像,電力電纜行業所受影響較大。2017年隨著行業落後產能的淘汰,產品不斷向高端產品轉移,全國電力電纜的產量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為4933.60萬公里,同比下降13.11%。
2018上半年,8家上市公司的電力電纜營業收入均在10億元以上。2018上半年,智慧能源營業收入達81.67億元,寶勝股份營業收入則高達152.77億元,但在整個電力電纜行業中的市場份額也均不超過2%。
從地域分布上來看,2017年我國4034家規模以上企業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企業數量為2214家,占全部企業的一半以上,我國電線電纜生產大省有兩個位於華東地區,分別為江蘇省800家和浙江省533家;華南地區位居第二,企業數量總計為652家,占全部企業數量的16.16%,主要電線電纜生產企業集中在廣東省,企業數量為601家。
在全國7個區域中,西北地區企業數量最少,規模以上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僅有35家,占全部企業數量不足1%。主要原因為西北地區電線電纜需求較小,生產企業產品大多要外銷到其他區域,額外的運輸成本導致生產成本過高,隨著近些年西北地區能源產業的逐漸發展,不斷有大廠在西北地區投建分廠,西北地區電線電纜行業的發展前景比較樂觀。以上便是通信電纜行業規模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通信電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通信電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