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23年,全球太陽能電板市場預計將以7.02%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目前太陽能電板市場以含氟背板為主,結構及材料由原來的多樣化向少數幾種主流結構集中,由原來的多國爭霸向國產集中。以下對太陽能電板行業趨勢分析。
太陽能電板行業趨勢分析,隨著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以及太陽能背板國產化率的提升,中國太陽能電板行業的產能同步地處於非常快速的擴張狀態。太陽能電板行業分析指出,2013年,台虹科技產能為2000萬平米,中來股份產能為3000萬平米;而到2017年,台虹科技產能為4200萬平米,中來股份產能為更是超過10000萬平米。
2017年國內主要電板生產企業產能(單位:萬平米)
在光伏行業發展的早期,對材料和工藝的高要求使得在較長一段時間太陽能電板都被國外大型企業壟斷。國內目前已有數十家各領風騷的太陽能電板企業,他們通過加強技術研發來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同時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憑藉性價比優勢,正在逐漸擠占國外企業的市場份額。現從三大趨勢來分析太陽能電板行業趨勢。
第一、國產電板企業份額進一步擴大。2010年,在全球光伏電板市場上,國產電板份額僅占10%左右,國外產品占據約90%的份額。太陽能電板行業趨勢分析,預計到2015年底,在全球市場,國產電板市場份額將超過國外。未來幾年,國產電板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將占據國內電板市場主導地位,在國際電板市場的份額也將繼續提升。
第二、含氟背板重歸主流。太陽能電板行業趨勢數據顯示,2008年之前,含氟電板占背板市場90%以上份額,非氟電板不到10%。2010年前後,由於市場供不應求,光伏組件廠商更傾向於價格低廉的非氟電板,非氟電板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55%左右。自2011年以來,含氟電板的份額逐年增加。亞化諮詢估算,2015年底之前,含氟電板的市場份額將重新超過90%。
第三,電板成本降低依賴於材料國產化,氟材料將是關鍵。太陽能電板行業趨勢分析,以主流電板為例,最外層為氟材料,中間層是PET基膜;最內層是粘結層,材料最為複雜,包括氟膜、氟塗層、EVA、PE、PA等。目前來看,PET基膜國產化相對比較成熟,國內上市公司包括東材科技和南洋科技等公司。但氟材料仍然主要依靠進口,未來國產化的空間最大,也是背板進一步降低成本的關鍵。
太陽能電板行業趨勢分析,電板是保護電池片的重要封裝材料,其直接與戶外環境接觸。電板材料老化將使組件加速失效,最終導致太陽電池的穩定性與耐久性無法得到保障,因而電板材料需具備優異的絕緣性、水汽阻隔性和耐候性等優點。基於組件背板運輸和安裝成本等方面的考慮,組件組裝廠將背板用柔軟的聚合物材料替換原有玻璃背板,避免了玻璃背板易碎、堅硬、安裝不便等問題發生,提供了一種安裝容易、成本更低、持久有效的機械封裝模式
更多太陽能電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太陽能電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