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信行業定義
微波通信(Microwave Communication),是使用波長在1毫米至1米之間的電磁波——微波進行的通信。該波長段電磁波所對應的頻率範圍是300 MHz(0.3 GHz)~300 GHz。
與同軸電纜通信、光纖通信和衛星通信等現代通信網傳輸方式不同的是,微波通信是直接使用微波作為介質進行的通信,不需要固體介質,當兩點間直線距離內無障礙時就可以使用微波傳送。利用微波進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質量好並可傳至很遠的距離,因此是國家通信網的一種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適用於各種專用通信網。
微波通信使用波長為1m至0.1mm(頻率為0.3GHz~3THz)的電磁波進行的通信。包括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對流層散射通信、衛星通信、空間通信及工作於微波波段的移動通信。微波通信具有可用頻帶寬、通信容量大、傳輸損傷小、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可用於點對點、一點對多點或廣播等通信方式。
中國微波通信廣泛應用L、S、C、X諸頻段,K頻段的應用尚在開發之中。由於微波的頻率極高,波長又很短,其在空中的傳播特性與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線前進,遇到阻擋就被反射或被阻斷,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視距通信,超過視距以後需要中繼轉發。一般說來,由於地球曲面的影響以及空間傳輸的損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設置中繼站,將電波放大轉發而延伸。這種通信方式,也稱為微波中繼通信或稱微波接力通信。長距離微波通信幹線可以經過幾十次中繼而傳至數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質量。
微波通信行業概述
一、微波與微波通信
微波是指波長為1米至1毫米或頻率為300MHz至300GHz的範圍內的電磁波。 微波傳輸有它獨具的優勢特點,主要表現在:
1、微波波段頻帶寬。帶寬為29700MHz,頻帶寬,容量大。
2、直線傳播性,並具有近似光波的傳播特性,所以是視距內的通信,遠距離通信需要採用中繼的方式。
3、由於微波波長很短,天線尺寸小,方向性很強,電磁波能量集中,所以微波發信機只需要發射幾瓦的功率就能傳輸幾十公里。
4、電波受工業、天電和宇宙等外部干擾影響小,通信質量穩定可靠。
微波通信是在微波頻段通過衛星中轉或地面視距進行信息傳播的一種無線通信手段。最初的微波通信系統都是模擬制式的,主要用於遠距離傳輸,作為幹線傳輸的重要手段。例如衛星廣播傳輸和城市間的電視節目傳輸主要依靠的就是微波傳輸。
二、微波的通信方式
在廣播電視的微波通信中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衛星通信
衛星通信也是微波通信的一種,只是將微波中繼站轉到了同步衛星上。
2、地面中繼通信
地面微波遠距離通信傳輸時,需要採用中繼的方式,且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必須精確對準。中繼站之間的距離受地形和天線高度的限制,一般每隔50—60公里設一個中繼站,因此又被稱為微波中繼通信。而對於100m高的微波塔,中繼站之間的距離可以達到80km。
3、用戶接入覆蓋 多路微波傳輸系統:
a 全向輻射的多路微波分配系統,也稱MMDS,它是一個分配系統,電波直接到達用戶家庭。頻段為2.5~2.69GHz,帶寬為190MHz,可傳送23套模擬電視節目
b 定向輻射的多路微波傳輸系統,調幅系統稱為AML,調頻系統稱為FML。頻段為12.6~13.25GHz,帶寬為550MHz,能傳送多達68套模擬電視節目
c LMDS(本地多點分配業務)又是一種嶄新的寬帶無線微波接入技術,工作在毫米波波段,一般選擇24~38GHz頻段,可用頻帶可達1GHz以上。
覆蓋半徑一般為3~10km。支持多種協議或標準,如ATM、TCP/IP、幀中繼、MPEG2標準等,能夠提供包括RJ-11、乙太網在內的多種標準接口,方便與其他系統互連。 LMDS系統帶寬巨大,業務齊全,被稱為「無線光纖」,比較適合在城區使用,在FTTH(光纖到戶)還不可能馬上實現的情況下,可為用戶提供急需的寬帶接入服務,是傳統用戶接入網的一種有力補充。
更多微波通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微波通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