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可再生能源的迅速發展,人們對能源微生物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微生物作為生物能的主要參與者,其最大特點就是清潔、高效、可再生,與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相比,有利於環境保護,與太陽能、核能、風能、水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相比,其來源廣、成本低、受地理因素影響小。以下對微生物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2022年微生物製劑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明,能源微生物主要包括甲烷產生菌、乙醇產生菌、氫氣產生菌、生物柴油產生菌和生物電池微生物5大類,這些微生物分別與沼氣、生物乙醇、生物氫氣、生物柴油和生物燃料電池等能源的轉化有直接的關係。能源微生物以農業、林業廢棄物和城市垃圾為原料產生綠色、可再生能源,對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問題正在嚴重地困擾著世界各國。微生物在能源生產上有其獨特的優點:
①把自然界蘊藏量極其豐富的纖維素轉化成乙醇。據估計,我國年產植物秸稈多達5~6億噸,如將其中的10%進行水解和發酵,就可生產燃料酒精700~800萬噸,餘下的糟粕仍可作飼料和肥料,以保證土壤中鉀、磷元素的正常供應。目前已發現有高溫厭氧菌例如Closiridiumthermocellum(熱纖梭菌)等能直接分解纖維素產生乙醇。
②利用產甲烷菌把自然界蘊藏量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生物量」(biomass)轉化成甲烷。這是一項利國、利民、利生態、利子孫的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措施。
③利用光合細菌、藍細菌或厭氧梭菌類等微生物生產「清潔能源」——氫氣。
④通過微生物發酵產氣或其代謝產物來提高石油採收率。
⑤研究微生物電池並使之實用化。
整個生物能源產業集中了機械製造、生物工程、發酵工程等多個學科和行業,一旦做成了,就會產生一家或者幾家如同BAT一樣規模的工業巨頭公司,產業涉及鋼鐵、預處理設備製造、鍋爐製造、發酵罐製造、發電廠、蒸餾設備製造、化學試劑、酶製劑、微生物開發、能源、保健品、食品、物流(秸稈收集運輸)等。以轉化技術為基點,逐漸發展壯大,收購上游相關設備製造的公司,拓展下游產品的銷售渠道和業務範圍。
更多微生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微生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