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藥店渠道銷售的腸胃類中成藥超過250種,2018年銷售額TOP10的累計銷售規模超過57億,市場占比達到49.48%,表現出比較高的市場集中度。胃腸疾病為常見病、多發病,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為多見,如不及時治療,長期反覆發作,極易轉化為癌腫。以下對胃藥行業概況分析。
胃藥行業概況分析,受內外部諸多因素的影響,2018年下半年醫藥消費增速出現比較明顯的下降,中成藥市場也呈現「前高后低」的特徵,與2017年相比,2018年全年中成藥產量、產值均有下降,多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胃藥行業分析指出,雖然與中成藥總體市場表現相似,2018年腸胃類中成藥市場銷售額也首次出現了負增長,但是在零售藥店渠道仍維持了3.8%的正增長。
胃潰瘍屬於臨床常見疾病,主要的致病原因通常是鹽酸、幽門螺桿菌、胃蛋白酶等以及黏液—碳酸氫鹽屏障、前列腺素、胃黏膜血流、細胞膜的完整性和細胞再生等因素相互之間沒有保持一致,不管哪個因素增強或者減弱都有可能產生胃潰瘍。現階段,其發病機制還有待研究,臨床中多發併發症,病程長,潰瘍癒合時間久。現從三大注意事項來分析胃藥行業概況。
很多人胃不舒服時會吃兩三種藥,這樣做效果可能變差。胃藥行業概況分析,如多潘立酮片和硫糖鋁、枸櫞酸鉍鉀一般都在餐前半小時服,如果同時吃,嗎丁啉在加快胃排空的同時,可能使其他藥物來不及覆蓋到胃黏膜上就被排出。
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碳酸鈣、碳酸氫鈉等都是胃藥的常見成分,長期吃這些藥會造成鋁、鎂、鈣、鈉等成分攝入過多,從而引發各種各樣的副作用。胃藥行業概況分析,如高血壓病、腎功能不好的患者長期吃碳酸氫鈉可能加重原有病情;長期不當使用含鋁的製劑會造成便秘、腸梗阻或軟骨病;碳酸鈣容易引起胃腸脹氣;含鎂製劑常見副作用是腹瀉。胃病患者常會用到奧美拉唑(洛賽克)等質子泵抑制劑,這類藥長期服用會增加心臟病、肺炎的患病風險。
胃藥行業概況分析,胃液、胰液、小腸液酸鹼性質不同,很多胃藥也分酸鹼。如燒心、泛酸時吃碳酸氫鈉片、鋁碳酸鎂等「鹼性」抗酸藥。
從中醫的角度看,胃病發病率高,而且反反覆覆、難以治癒,主要原因是,胃病並不是孤立的胃部病變,大多數胃病是由脾和胃的雙重病變引起的。因此,胃藥行業概況分析,現代職場人更應該重視脾胃同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釋放壓力,多參與戶外活動。此外,在飲食上,少吃生冷食物,可常用黨參、砂仁、黃芪、山藥等煲湯,調理脾胃。
更多胃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胃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