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各行業對溫度控制要求的增加,以及科技進步的推動,溫控器市場將持續發展壯大。未來,隨著新興技術的應用和市場的開拓,溫控器市場的規模還有望進一步擴大。
溫控器市場呈現出新增長機遇,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使得溫控器具備更高的精確性和智能化水平。智能溫控器不僅可以通過遠程監控和調節溫度,還能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以實現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更精確的溫度控制。這種智能化趨勢將進一步推動溫控器市場的發展。
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日益凸顯,溫控器的節能特性被廣泛認可和追求,以減少對空調和供暖系統的能源消耗,從而降低對環境的影響。2020年全球溫控器市場規模為60.80億元,同比下降1.8%。未來幾年,隨著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智慧醫療、5G網聯等市場的增長,預計全球溫控器市場規模仍將保持小幅增長。2023-2028年中國溫控器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溫控器市場規模將達67.05億元。
隨著科技的發展,溫控器不斷更新換代,從簡單的機械式調節器發展到了現代化的數字控制系統和智能化的溫度調節設備。這些新技術不僅提高了溫控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時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功能選項和智能化的體驗。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推動了溫控器市場的增長,也滿足了不同行業對於溫度控制的不斷提升的需求。
由於溫控器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的供應商和廠商進入市場競爭。這些供應商通過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價格和提供更好的銷售和售後服務來爭奪市場份額。這種競爭促使整個市場不斷向前發展,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溫控器的智能化、個性化和便捷化等特點受到了廣大家庭用戶的喜愛。在商業領域,溫控器可以應用於酒店、辦公樓、醫院等多種場所,實現精確的溫度調節,提升用戶體驗。在工業領域,溫控器廣泛用於生產線、倉儲設施等場所,提供穩定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保證產品質量與安全。
綜上所述,溫控器市場規模龐大且潛力巨大。它在家電、工業和建築行業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並且受益於技術創新和全球對環境的關注。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加,溫控器市場預計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並為相關產業創造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
當今,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溫控器行業發展也十分多樣化,現如今,溫控器與高能耗建築結合,具體詳情,請詳見下文。
1、高建築能耗國家
從我手頭的數據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的建築能耗占到了能源消費總量的28%,並且在我國現有的近400億平方米的建築中,99%都屬於高耗能建築。根據國際經驗以及我國目前這種建築能耗水平來預測,到2020年我國建築能耗將占全社會總能耗的比例將高達到35%,超過工業成為第一用能領域。還有一個數據,到2020年我們夏季空調高負荷時需要10個三峽電站滿負荷運行所提供的電量,這是相當驚人的。
我之前採訪一位住建部相關負責人,他告訴我2011年末,僅是我國北方供暖地區多燃燒的煤就達到了1800萬噸標煤,多排放二氧化碳52萬噸,這個數量也是相當大的。
不單看數字,同國外相比的話,我們仍屬於高建築能耗的國家。舉個例子來說,現在我們國內絕大多數的採暖建築外圍設備的熱功能性比國外(氣候相近的已開發國家)差很多,像熱傳係數,外牆是國外的3.5到4.5倍、外窗是2到3倍、屋面是3到6倍、門窗的空氣滲透率是3到6倍。
還有一個數據,歐洲國家住宅年採暖能耗達到8.57千克標煤/立方米,達到節能50%的建築,它的採暖耗能也要達到12.5公斤/每平方米,約為歐洲國家的1.5倍。
2、建築能耗差距的原因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我認為最主要一個是上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後,很多歐洲國家都意識到了節能問題,並積極努力去研究以及推進建築節能技術,而我國忽略了這個問題。
例如與北京氣候條件大體上接近的德國,1984年以前建築採暖能耗標準和北京目前水平差不多,每平方米每年消耗24.6至30.8公斤標準煤,但到了2001年,德國的這一數字卻降低至每平方米3.7至8.6公斤標準煤,其建築能耗降低至原有的1/3左右,而北京卻一直是22.45。
3、 網際網路溫控技術
最近我了解到一個產品,叫2026網際網路溫控器。我們大家都知道,冬天我們不在室內時,暖氣設備一直開著,其實也造成能源消耗,現在我們很多家庭是自己控溫,但我們到家再打開供暖設備,室內不能立馬熱起來,如果要達到舒適又節能,這款設備就能通過遠程控制,在你回家之前打開供暖設備或者是空氣設備,達到我們最舒適的溫度。
這款產品為什麼叫2026?這源自於國務院辦公廳對我們公共建築空調溫度的一個規定:夏天不低於26度,冬天不高於20度。設備由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組成,硬體部分安裝在建築內,採集各種能耗設備 的數據以及環境數據、溫度、濕度等。軟體連接在消費者手機上,採集用戶的行為數據以及習慣數據,再把這些數據連在網際網路上,通過智能測算,就能知道一個地區的峰值數據以及峰值的時間。
監測到哪個設備沒有使用可以提前關掉,把節省下來的能源分配給需要的用戶,這樣節省了很多的能源,而且對用戶來說絲毫不影響他們的感受和體驗,相當於他們在很優惠地積極參與節能環保行動。更多醫療溫控器行業最新相關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專用醫療溫控器行業未來前景預測報告》。
這個溫控器不僅僅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開關,或者說就是溫度計上加個WIFI,手機上下個APP 這麼簡單,它要解決很多背後的問題,比如用在什麼建築裡面,需要和什麼設備相連等等,這都需要集成商來集成並且需要一個很強大的線下服務系統來支撐。產品創始人廖炯說過一句話,他說這個不僅僅是一個開關,因為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溫度控制有多重要,他們研究這部分浪費掉的能源,發現有30% 是可以通過溫度調節來節省的。這是解決能源浪費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