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四大無鹵阻燃劑市場分別為:美國、歐洲、日本以及其他亞太地區。在四個市場中,用量增長最快的是亞洲其他國家地區。
由於國際下游產業鏈的轉移,國內無鹵阻燃劑產業發展很快。目前,中國無鹵阻燃劑的用量為18萬~22萬噸/年。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無鹵阻燃劑產品主要分為無機無鹵阻燃劑和有機無鹵阻燃劑兩類。其中,無機無鹵阻燃劑以三氧化二銻、氫氧化鎂等阻燃體系組成;有機無鹵阻燃劑包括溴系、氮系以及磷系化合物為代表的一些阻燃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我國無鹵阻燃劑產業發展迅速,但國內無鹵阻燃劑產品的消費結構並不合理,表現在溴系無鹵阻燃劑所占市場份額巨大。但2008~2010年,隨著國內溴素價格的飛漲,溴系無鹵阻燃劑被價格相對較低的無鹵無鹵阻燃劑替代的趨勢不斷被強化,溴系無鹵阻燃劑的市場呈現出一定的萎縮狀態。
從國際上總的發展趨向看,世界各國對阻燃產品的性能要求越來越嚴格。目前來看,無鹵阻燃劑的主要發展趨勢為以下幾點:1、非鹵化;2、無鹵阻燃劑超細化;3、無鹵阻燃劑表面處理;4、研究無鹵阻燃劑體系的協同作用;
磷系無鹵阻燃劑在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長,目前各類無鹵阻燃劑年需求量約為70萬噸。而磷系無鹵阻燃劑在無鹵阻燃劑比例中已由2007年的20%提高到2012年的28%,增長速度為15%,遠大於無鹵阻燃劑整體增長比例。
聚磷酸銨是一種重要的添加型無機無鹵無鹵阻燃劑,其含磷、氮量大,熱穩定性好,產品近於中性並可以與其他無鹵阻燃劑混用,同時價格便宜,毒性較低,使用相對安全,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但是由於其自身的化學結構,吸濕性很強,在高溫、高濕度的情況下會被離子離析,降低其阻燃效能,而且在有機材料中加入APP後會使材料本身的機械強度降低,影響其正常使用。雖然採用改性方法可以加強APP與有機基材之間的結合,降低對基材力學性能的影響,但是不論何種方法都只能適用於一部分阻燃基材,不能普遍適用,因此表面改性只能針對某一種或一類的物質。而提高APP的聚合度,則能從根本上解決APP的吸濕問題,因此生產高聚合度的APP是目前的發展方向。鑑於此,今後應加大高聚合度APP合成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同時重視生產過程中的廢氣廢水處理,擴大生產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另外,採用各種技術對APP進行改性,以增強其耐熱穩定性、與樹脂的兼容性和降低其吸濕性等,針對基材和不同的應用領域,開發系列化、專用化的APP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更多無鹵阻燃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無鹵阻燃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