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物流箱投放量達到35萬組左右。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預測到2020年中國物流箱投放量將達到80萬組。現階段物流箱行業發展並不順利,多數物流箱企業仍舊賠錢且處於動盪狀態。以下對物流箱行業投資分析。
隨著快遞量的飆升以及消費者的便利需求下,物流箱將快速普及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物流箱行業分析指出,2017年,物流箱業務總量達到400.6億件,物流箱業務收入達到4957億元。國家郵政局發布的《郵政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預計,2020年物流箱業務量將達到700億,業務收入接近8000億元。
2016-2020年我國物流箱投放量分析
一台物流箱在投放進入市場之前的成本大約在7萬元左右,每年還有相關的物業費用、電費以及運營管理維修等對應的人工費用。但就實際利用率來看,一線城市的物流箱使用率不斷提升,閒置率逐步降低。正是由於線下網點規模較大,整體折舊及運營費用增加,導致營業成本和費用持續提升。現從三大障礙來分析物流箱行業投資。
一是市場認知障礙。物流箱行業投資分析,物流箱直接割裂了用戶與快遞員的聯繫,用戶和發件人接受智能快遞櫃服務還需要一些時間。在整個快遞服務鏈條中,物流箱需要打通的環節還存在阻塞,需要建立更廣範圍的接受度。
二是盈利模式障礙。從成本角度看,物流箱存在設備投入成本、物業租賃成本和運營維護成本。從收入角度看,收派件分成、廣告收入、社區O2O服務收入、用戶超時取件費用等,短期內難以形成穩定的現金流。物流箱行業投資分析,物流箱商業模式的發展還處在市場培育期,多數公司還在「燒錢」,難以覆蓋公司鋪設網點的成本投入。
三是整體規劃障礙。目前物流箱還處於跑馬圈地階段。物流箱行業投資分析,快遞公司、電商、第三方服務等進入該業務領域的驅動力不同,例如快遞公司是為強化末端控制力,電商為了增加服務多樣性,有些第三方的目的居然是為了發展新型地產。各類經營主體之間存在業務和利益衝突。為了避免市場混亂,物流箱市場的整體規劃和業務備案監管,就顯得十分重要。
物流箱行業自2018年以來市場熱度不斷下降,投資減少,使用群體也更加理性。物流箱行業投資分析,所以物流箱企業未來若無法提供更好的服務,將會難以觸動市場。現階段,物流箱行業整體都有延緩發展的趨勢,鋪設速度早已大不如前。所以,未來企業需把快遞代收點、超市、小賣部、物流箱等分散式代收方式整合,才能長久發展,終解決末端配送問題。
更多物流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流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