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煙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2018年上半年全國累計生產煤炭16.97億噸,同比增長3.9%,增速較2017年同期放緩1.1個百分點;下面進行無煙煤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2018年上半年,全國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1783.4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較2017年同期收窄31.8個百分點;累計出口煤炭236.5萬噸,同比下降55.3%,與2017年同期增速15.1%相比,大幅度降低。
在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的形勢下,煤炭產業實現利潤總額為1564億元,同比增長18.4%,與2017年同期的斷崖式下滑形成鮮明對比;應收帳款2603.6億元,同比下降5.6%,較2017年同期增速回落9.2個百分點。
隨著全行業效益有所好轉,我國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也有所增加。上半年,我國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128.62億元,同比增長1.4%,較2017年同期增幅擴大1.2個百分點。上半年末,我國煤炭行業從業人員為329.30萬人,同比減少4.6%,較2017年同期降幅收窄3.4個百分點。
無煙煤行業分析表示,2017 年全國無煙煤產量 3.3 億噸,僅占原煤產量的 10%,且受資源稟賦限制, 從 2012 年開始,無煙煤產量連續下降,具備較高的稀缺性。 中國無煙煤預測儲量為 4740 億噸, 主要分布在山西和貴州兩省,其次是河南、四川省。 目前中國有六大無煙煤基地:北京京煤集團、晉城煤業集團、焦作煤業集團、河南永城礦區、神華寧煤集團和陽泉煤業集團。
山西、河南、湖南、貴州占據 67%的市場份額,資源賦存條件好、規模大的企業基本都地處山西,而且以晉煤、陽煤、蘭花為主的大型集團(產量占比超過 20%)主導山西無煙煤市場。雖然貴州儲量居全國第二位,但是其地質條件複雜,產量僅居第四位而且短期內並無明顯的增長跡象。
在供需兩端的雙重壓力下, 2017 年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規模「氣荒」 現象,並蔓延至長江中下游省市。 2017 年 11 月,河北首次發布天然氣供應橙色預警,省內開始限氣停氣,農村、醫院、學校等紛紛出現無氣可用的現象。北京、陝西、山東、河南等其他北部地區出現氣荒,武漢、安徽等南部地區也受到小規模的影響。
受「氣荒」 影響,氣頭煤化工被迫停產,利好傳統煤化工。 在民用由於近年來「氣代煤」興起, 而我國由於天然的「富煤少氣」 稟賦原因,尤其在四季度天然氣消費旺季容易出現「氣荒」,許多氣頭化工因為缺氣或不能獲得穩定氣源而減產或停產,利好傳統煤化工。目前全國煤頭尿素產能占比約 78%, 在首先保障居民生活的背景下, 煤化工有望擴大市場份額。以上便是無煙煤行業市場規模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無煙煤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無煙煤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