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不斷發展,西餐行業也逐漸崛起。截止2018年我國西餐行業營業收入規模為1147.1億元,西式正餐約有4100家,西餐廚師隊伍有12萬人,高檔的人均消費在200-220元,以下是西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我國西餐業的發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國30多個省市中都有西餐企業,60%以上的地級城市也有西餐,西餐業的網點發展更是到了像雲南麗江、西藏拉薩、寧夏銀川等偏遠地區。西餐行業分析認為,與中餐相比,西餐發展速度更快,觸角更長,遍及全國各地,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東北區域作為中國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較快的區域,西餐行業的發展更加的迅猛。
隨著我國開放程度不斷擴大,西方飲食文化逐步滲入國內市場,西餐在我國餐飲行業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豐富了我國國民的飲食結構。在我國國民消費能力提升和消費觀念轉變的情況下,西餐受到了市場歡迎,逐漸盛行開來,對我國餐飲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
2018年,我國餐飲行業營業收入規模達到4.3萬億元,較2017年上升8.6%,處於穩定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西餐行業營業收入規模為1147.1億元,較2017年增長15.0%。西餐行業發展前景指出,在整體餐飲行業中,我國西餐行業所占份額較小,但其增長更為迅速,市場規模正在快速提升,擁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西餐包含多國菜系,大致可以分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等多種不同風格的菜餚,其菜品類型極為多樣,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我國西餐市場包容性強,多種風格及多種業態的西餐企業都在國內快速發展,獲得了不同消費者的青睞,使得我國西餐市場消費呈現多層次、多品種的發展局面,前景十分廣闊。
西餐消費呈棗核形,高低差距不大,西餐的棗核形消費是指價格低的西餐不太多,特別是昂貴的也不多,都集中在中間的層面,高低差距不大。這個消費特點說明消費群體相對集中和穩定,西餐業定位在對西餐有追求的消費群體上,這種準確的定位給經營者帶來了高效益,帶來了穩定的客源,也給其管理帶來了方便。
我國西餐消費市場中,價格低廉的西餐消費份額占比較小,同時,價格昂貴的西餐消費占比也較低,市場主要集中在中檔消費層面,價格高低相差較小,呈現棗核型消費形態。這表明我國西餐消費客源及行業收入水平較為穩定。西餐行業發展前景指出,2018-2019年,我國西餐市場中,高檔西餐廳人均消費金額及消費人次均有下降,而中檔西餐廳人均消費金額上漲,預計我國西餐消費市場將進一步向中檔市場靠攏。
隨著原料、房租及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西餐行業成本壓力不斷增大,雖然整體來看,西餐市場人均消費金額保持增長,但行業平均毛利率及平均淨利率均在下降,利潤空間有所縮小。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仍是當前我國西餐行業發展的重點之一。
目前,我國的西餐行業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經過30年的普及和推廣,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市場規模。而隨著國內經濟的穩步發展,西餐產業也已經開始向三四線城市推進。以上便是西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西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西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