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大陸晶片設計公司共有1362家,其中中國十大設計企業的銷售總額達到700.15億元。得益於近幾年的超速追趕,晶片設計業在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三業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以下對晶片設計市場分析。
晶片設計市場分析,我國晶片設計產業持續維持快速增長。2016 年中國設計業全行業銷售額達1644.3 億元,比 2015 年增長 24.1%,並首次超越封測業,成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比重最大的產業。
我國晶片設計業的銷售額及占比
除了圓晶代工、封裝測試等技術要求相對不高的環節,中國晶片產業在其他絕大多數板塊都與歐美晶片產業企業存在較大差距,在指令集、設計等一些體現技術含量的環節,中國晶片產業的技術實力幾乎可以用「堪憂」來描述。現從三大方向來了解晶片設計市場分析。
晶片設計市場分析,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由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環節組成。其中設計位於產業鏈的頂端,屬於典型的智力密集型行業,具有較高技術含量;製造環節為生產製造晶圓基片,並將設計環節設計好的電路版圖蝕刻在晶圓基片上,該環節投資巨大,通常一條晶圓生產線需要投資數億美元;封裝及測試為後段加工環節,資金及技術門檻相對較低。
用於計算機、伺服器的CPU稱為通用CPU,用在其它領域的被稱為嵌入式CPU,比如工業控制、平板電腦、手機、智能家電等領域。CPU指令集是CPU所執行的指令集合。晶片設計市場分析,不同的CPU執行不同的指令集,形成了不同的指令集架構。通用CPU的指令集架構為X86架構,Intel、AMD等公司基於該指令集設計CPU晶片,用於計算機和伺服器中。嵌入式CPU領域中最著名的指令集架構是ARM架構和MIPS架構。
晶片設計市場分析,早期的CPU晶片主要由若干家大企業掌握,這些企業從事從CPU指令集、CPU內核到最終晶片的設計。在隨後幾十年隨著產業分工、產業模式不斷調整,發展到本世紀,在嵌入式CPU領域形成了專門提供CPU內核的智慧財產權企業。
這些企業不設計晶片,而是基於某種CPU指令集,專注於CPU內核的設計,將設計好的CPU內核以智慧財產權的方式提供給晶片設計企業使用。而晶片設計企業則購買智慧財產權企業的CPU內核,並結合其他功能模塊,設計最終的SoC晶片產品,我國本土優秀的晶片設計商全志科技就屬於此類企業。
晶片設計市場分析,傳統的晶片企業,不但要華麗的轉身,還會被政治力量逼著做一些技術推廣,正如,人類需要更多的糧食,就沒有必要糾結是美洲的玉米好吃,還是亞洲的玉米好吃,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印第安人的玉米,種到中國的土地上,或許,只有晶片技術真正地推廣和普及之後,讓中國的企業、非洲的企業都能生產晶片了,人類才會迎來自己夢想中的科技變革。
更多晶片設計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晶片設計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