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國內稀土行業存在亂采亂開現象,中國稀土產品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國際商家從中漁利,這種局面需要改變,首先就要限制開採,限制出口,否則國內的稀土資源將以極低的價格快速流失。
商務部昨日下發「2015年鎢、銻、白銀、銦、錫」等配額數量及出口企業名單。取消2015年鎢、鉬出口配額,並取消了鉬出口資質管理。
鎢、鉬出口配額沒有數量限制,這是2010年以來稀有金屬出口政策調整後一個很大變化。其實,早在11月,商務部曾發布了2015年金屬工業品種的出口配額,鎢、鉬配額已不在列。
中國是稀有金屬儲量大國。為了保護稀有資源,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中國稀有稀土金屬礦行業發展現狀與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顯示,中國2010年前後大幅調整了出口政策,包括大幅提高出口關稅。國際上為此反對聲一片,並最終引發了為期兩年的歐、美、日等針對中國的WTO關稅訴訟大戰。訴訟針對的品種包括稀土、鎢、鉬。2014年10月,WTO稀有金屬訴訟以中國敗訴結束。這意味著中國稀有金屬出口政策面臨調整。
雖然鎢、鉬配額取消,但業內人士向《上證報》表示,稀土明年上半年暫時還是有配額的,明年年中或作一些調整。
稀有金屬出口配額管理,除了總量管理,還有出口企業資質管理。
商務部昨日的通知顯示,鎢出口資質企業名單沒有太大變化,上市公司五礦、廈門鎢業、章源鎢業等均列入名單。
據介紹,國際鎢價比國內稍高,出口有些利潤,但歐洲經濟疲軟及走私猖獗,使鎢出口偏淡。國內鎢價走勢疲軟,年內跌幅以超20%。
鉬除了取消配額,還取消了出口企業要求。為了刺激低迷的鉬業,扶持鉬企業出口,商務部2015年取消了鉬出口資質管理。這意味著,鉬出口權限不再僅限部分企業,而在明年全面放開。
不過,全面放開並不意味著鉬出口會急劇增加。《上證報》援引分析人士表示,近兩年鉬配額一直沒用完。2014年,鉬配額僅用掉了60%-70%,這意味著企業對鉬出口興趣不大。
五礦一位人士向《上證報》表示,國際價格並不高於國內價格,加上20%左右的出口關稅,中國鉬出口沒有價格優勢。配額新政暫時不會影響中國稀有金屬出口格局,更多調整可能在2015年年中。
更多稀有金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有金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