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新能源電池技術進步緩慢,2022年電池企業開始著手於在安全的環境下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以提高續航里程。提高新能源電池的關鍵技術瓶頸在於進一步提高單體性能水平,完善新能源電池系統的管理。以下對2022年新能源電池行業技術分析。
2021年中國新能源電池產量累計219.7GWh,同比累計增長163.4%。新能源電池累計銷量達186.0GWh,同比累計增長182.3%。2022年1-3月,我國新能源電池產量累計100.6GWh,同比累計增長206.9%。新能源電池累計銷量達65.0GWh,同比累計增長172.6%。2022-2027年中國新能源電池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電池產量和銷量分別達到492.45GWh、396.5GWh。
新能源電池產業的發展有利於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有利於更好夯實我國的大國地位。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安全這道坎顯得更為重要,而新能源電池技術升級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現從三大技術來了解2022年新能源電池行業技術分析。
技術是的最核心技術,其發展趨勢往往決定著產業的整體發展走向,近年來新能源電池在能量密度方面顯著提升,從早期的普遍不足100W·h/kg提高到2020年的普遍在180W·h/kg左右,進入2021年之後新能源電池能量密度更是進一步實現突破,寧德時代、LG、松下、、中航鋰電等新能源電池企業都在積極研發高能量密度電池和固態電池。2021年10月上市交付的美國豪華純電動汽車Lucid Air的EPA續駛里程為832km,成為全球首款續駛里程超過800km的量產上市的純電動汽車。在2021年11月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1年第10批)中,廣汽AION LX Plus純電動SUV的新能源電池能量密度達到205W·h/kg,NEDC續駛里程達到1008km,2022年1月正式上市,成為全球首款能量密度超過200W·h/kg、續駛里程超過1000km的在售純電動汽車,此外蔚來、比亞迪、上汽等整車企業都計劃在未來推出搭載半固態電池的新能源車型。
新能源汽車自燃率雖然低於,但新能源電池一旦起火,極易產生爆炸,造成遠高於燃油車的人身和財產損失,近年來新能源電池企業除了提升電池性能之外,還積極在電池安全領域創新:2020年3月比亞迪率先發布主打新能源車輛安全的刀片電池,可以輕鬆完成針刺試驗,首先搭載於旗下的漢車型,比亞迪漢上市以來銷量節節攀升,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電池起火事故。2021年3月廣汽埃安發布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並順利通過針刺熱擴散試驗,實現電池包針刺不起火,旗下車型至今沒有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2021年9月長城汽車發布大禹電池,可實現電芯化學體系全覆蓋,任意位置的單個或多個電芯觸發熱失控的情況下保證電池包不起火、不爆炸,率先搭載在旗下沙龍汽車產品。未來新能源電池安全性將會顯著提升,為使用者提高更加安全的駕乘環境。
除了新能源電池技術之外,作為新能源汽車重要的保障技術,充換電技術一直在持續發展,已經得到巨大提升,其中保時捷在2018年9月推出最高功率可達350kW的超級充電技術,可以實現普通家用純電動汽車在15min內充至80%電量,特斯拉、蔚來、小鵬的超級充電樁可以達到180~250kW的充電功率,實現30min內充至80%電量。但即使是最快的保時捷超級充電速度目前仍然不及燃油車加油,並且由於涓流充電造成最後階段的充電速度明顯放緩,實際的充電時間可能更長,純電動汽車的充電效率與燃油車加油相比差距仍然明顯。近年來興起的換電池技術成為新能源汽車能源補給的新方式,蔚來汽車和北汽新能源的換電站可以實現5min以內完成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更換,幾乎追平燃油車的加油時間,是目前解決里程焦慮的最有效方法。
新能源電池供應企業逐步集中,我國新能源電池行業得到較好的展現能力。當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新能源電池廠家的不斷努力,2022年新能源電池工藝技術的安全性會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發生頻率也會逐漸降低。未來確保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新能源電池廠家發展的前提。
以上就是2022年新能源電池行業技術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