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血漿來源血製品市場規模達到335億美元,預計保持5%-6%的穩定複合增速,在2021年全球市場將達到接近426億美元。長期來看,血漿仍是成長較快、需求充分的朝陽產業。以下對血漿行業投資分析。
血漿行業投資分析,2001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遏制與防治愛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的通知》,規定國家實行血液製品生產企業總量控制,加強監督管理,從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血液製品行業成為壟斷行業,行業競爭成為存量競爭。近幾年我國采漿量連年增加,血漿行業分析指出,2017年我國采漿量達到了8000噸以上,達到歷史新高,近幾年每年都保持了較高的增長趨勢。
2013-2017年我國采漿量走勢(噸)
多年來血液製品行業發展主要限制因素是原料血漿供應不足,以及價格的非市場化管制。隨著政府限價的取消和漿站獲批速度顯著加快,行業量價限制因素將逐步解除,量價齊升的行業發展狀態已至。現從三大前景來分析血漿行業投資。
血漿行業投資分析,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寶貴的血漿資源,各生產廠家應升級生產設備,提高生產工藝。積極採用新的蛋白分離純化技術和方法,以提高產品的收率和純度,推進原有產品和生產技術的升級換代,同時積極開展血漿蛋白的綜合利用,大力研究開發新產品,並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產品結構。另外鼓勵和引導基因工程技術在血液製品研究中的應用,有重點的開展重組血漿蛋白的研製工作。
血液製品質量管理幾十年來已經形成一套較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並在實際操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血漿行業投資分析,但是在血液製品從血漿到成品的質控方法和手段上還有待改進和提高,特別是在正確選擇檢驗方法和試劑、合理確定檢驗項目、積極開展標準品的研製等方面。血液製品的質量管理既要高標準、嚴要求,又要腳踏實地、符合實際。生產和質量管理部門應認真貫徹執行全面質量管理,嚴格按照GMP要求進行生產和管理。
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積極進行管理或技術交流,特別是要創造條件和機會參加國際交流,有目標地進行技術引進。血漿行業投資分析,要成立信息網和資料庫,對國內和國際上的血液製品生產能力、水平、發展方向和路線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資料、數據和信息的收集體系。要投入資金和制訂有利發展的政策,促進新技術的引進、使用和升級。
血漿行業投資分析,大型血液製品企業由於漿站資源多,采漿量大,血漿利用率高,相對中小型血液製品企業能攫取更多市場份額和利潤。漿站資源緊缺和牌照稀缺性,導致近年來血液製品行業併購整合加劇,強者恆強。
更多血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血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