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國內血製品企業加強漿站建設,預計采漿量能夠保持10%年複合增長量,但仍需5-10年時間才會達到供給平衡。多年來血液製品行業發展主要限制因素是原料血漿供應不足,以及價格的非市場化管制,隨著政府限價的取消和漿站獲批速度顯著加快,行業量價限制因素逐步解除。以下對血漿行業環境分析。
血漿行業環境分析,2015年國內血液製品市場規模由2011年109億元增加至165億元,近五年年CAGR為17.8%。隨著血製品價格放開、漿站審批數量增加、產品結構優化等,血漿行業分析預計2015-2019年血製品行業的CAGR為 27.8%,到2019年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557億元。
中國血液製品市場規模統計及預測
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的血液製品行業起步較晚,目前我國各個血液製品品種的人均保有量都還遠遠沒能達到理論保有量水平,人均血製品消費量與已開發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美國血白蛋白人均消費量是中國的2.5倍、靜丙是15.8倍、凝血因子是15.9倍,中國血液製品潛在市場空間巨大。現從四大風險來分析血漿行業環境。
隨著國外市場拓展和公司生產規模擴大,血液製品企業出口收入以及進口的採購金額將不斷增長。血漿行業環境分析,人民幣匯率如果發生較大變動,血液製品企業產品出口價格及進口材料採購價格將受到相應的影響,從而影響血液製品企業的收入、成本和利潤水平。
血漿行業環境分析,生物製藥行業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與其他行業相比,受監管程度較高,包括產品質量、生產標準、行業准入等。血液製品屬於高風險產品,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從血漿採集到血液製品生產銷售各個環節不斷加強行業管理。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實施血液製品批簽發工作的通知》,自2007年6月1日起,對人免疫球蛋白類製品實施批簽發,2008年1月1日起對所有上市銷售的血液製品實施批簽發。上述制度的實施有利於進一步保障產品質量,但同時對於合格產品則增加相應的倉儲費用、檢測費用、樣品費等,從而血液製品企業盈利水平。
血漿行業環境分析,2007年以來,有關監管部門對漿站進行大力整頓規範,血液製品全行業出現采漿量較大幅度下降、原料血漿供應存在較大缺口,2006年全國投漿量為4687噸,2007年預計不超過3000噸,同比下降約40%。可能造成健康人血漿供應不足的風險。
血液製品是從人血漿中提取,由於其原材料的特殊性,使得該類製品可能因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導致交叉感染、血源性疾病傳播等重大醫療事故。血漿行業環境分析,同時,由於受科學技術及人類認知水平的限制,仍有許多病毒未被人類發現,存在因未知病毒導致血源性疾病傳播的潛在風險。
血漿行業環境分析,單採血漿行業在我國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初,是運用"單採血漿術"提取人血血漿應用於臨床救治和血液製品加工的行業。它曾創造出驚人的經濟效益,也曾闖下過滔天大禍。而如今,它更多面臨的則是挑戰和機遇。為了搶占上游的原料資源,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大型血液製品企業通過兼併重組獲得新建漿站。相關龍頭企業已經摩拳擦掌,兼併收購成為其中長期戰略規劃中的重要內容。
更多血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血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