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涉及有機氟、有機矽、節能、環保、電子化學品、油墨等多個新材料領域,是指目前發展的和正在發展之中具有傳統化工材料不具備的優異性能或某種特殊功能的新型化工材料。以下對新型化工材料發展趨勢分析。
新材料產業涉及的範圍比較廣,包括稀土、磁性材料、金剛石材料、新能源材料、特殊陶瓷材料、光電子、信息材料、智能材料以及生物醫用材料等行業。這些行業除少數擁有資源壟斷性之外。大多數是競爭性行業。儘管競爭比較激烈,但由於這些行業的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大。因而大多數企業的盈利水平都比較高。
我國已經成為新材料的生產和消費大國。鋼鐵、重要有色金屬、主要建材、合成纖維等基礎材料的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全部工業材料的工業增加值約為14964億元,約占我國GDP的14.6%。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材料處處長王琦安指出,我國的新材料產業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在生產過程中資源、能源消耗大,在高性能材料及其品種開發、先進位備加工技術、材料性能表徵與應用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而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種較少,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關鍵材料大部分依賴進口。因此,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急需加快。
化工新材料是指具有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 或是將傳統材料的性能加以改進後,使性能明顯提高或產生其他新功能的材料。化工新材料的分類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 高性能結構材料和先進複合材料。 新材料行業在材料工業發展中處於先導地位,屬於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化工新材料產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一、在性質上, 具備一般材料所不具備的特殊優異性能; 二、技術上, 就大部分新材料而言, 我國目前還沒有, 至少是沒有完全掌握生產技術; 三、出現時間較短, 至少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 四、在價值上, 化工新材料產品的附加價值普遍比較高。
在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過程中,國家給予了大力支持,主要通過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火炬計劃等計劃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這些計劃的實施使中國新材料科技水平大大提高,同時國家政策、資金引導大量的社會資金向新材料投資,促進了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新材料產業體系。
中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於1986年開始正式論證列項(863計劃),新材料屬於七個重點研究發展領域之一,命名為「關鍵新材料和現代材料科學技術」,其基本任務是為國家高技術各相關領域提供關鍵新材料並促進我國現代材料科學技術的發展。
步入21 世紀以來,我國有關化工新材料方面的研究開發取得了多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研發的新材料在很多領域得到了成功的應用並為我國很多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福音,例如碳纖維複合材料、氟碳防腐塗料、多晶矽材料等化工新材料的研發因成功應用於實用領域而大大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的三大支柱包括新材料、信息技術、 生物技術, 也是我國加快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因此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關注。目前,化工新材料產業在我國國內已經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體系。 通過自主創新,部分新材料產品的產能、 產量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以上對新型化工材料發展趨勢分析。
更多新型化工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型化工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