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加劇等因素影響,我國眼科服務市場發展迅速,市場規模已超80億元,眼科手術量達到305萬例,眼科專科醫院總收入年複合增長達13.88%,以下是眼科服務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眼健康主要分為眼病和視力不正常兩塊,它們均可導致視力殘疾(包括低視力和盲)。眼科服務行業分析指出,我國眼科疾病眾多,包括白內障、青光眼(全國患者近1000萬,但就診率很低)、小兒斜弱視疾病、眼底病(糖網、老年性黃斑變性以及視網膜靜脈阻塞、青壯年視網膜脫離)及角膜炎、眶腫瘤等;視光不正則包括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屈光參差、視疲勞、老花等,其中以近視問題最為嚴峻。
我國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年齡相關性眼病患病率提高,青少年屈光不正等問題日益突出,農村貧困人口白內障致盲的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眼科醫療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問題依然存在,基層眼保健工作仍需加強;群眾愛眼護眼的健康生活理念還需繼續強化。眼科服務行業產業布局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我國盲人有618萬人,中重度視力損傷患者有5287萬人。
從我國現有眼科服務市場的格局來看,一直以來占主導地位的都是公立醫院,私立醫院的市場規模占比則相對較小。不過近幾年,在我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的大背景下,私立眼科醫院市占率比例已從2012年的13.88%迅速攀升至2018年的17.05%,預計到2021年該數據仍會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有望增至20.58%。
從我國私立眼科服務市場規模來看,已從2012年的64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14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1.7%,同期,公立眼科服務市場規模亦從397億元增長至68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6%,慢於私立眼科醫院規模增速,且在全國公立醫院醫保控費大背景下,認為這種趨勢仍將持續。預計私立眼科服務市場規模於2021年將達328億元,即2018-2021年間複合增長率可達18.4%,而公立眼科服務市場規模將於2021年增至1267億元,即2018-2021年間複合增長率為13%。
從我國公立眼科服務市場規模來看,醫療服務收入占比達到80%,藥品及視光服務(驗光配鏡)占比約20%。根據愛爾眼科的行業龍頭地位推算,在我國眼科專科醫院業務分布中,準分子手術業務占比最多,約達32%,緊隨其後的是白內障手術業務,達20%,這和我國青少年近視患者以及白內障患者的人數的比例基本一致。眼科服務行業產業布局指出,眼前端手術和眼後端手術業務占比較少,分別為6%、4%。
我國現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國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70%,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而美國青少年的近視率約為25%,澳大利亞僅為1.3%,德國的近視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近視防治工作刻不容緩。
目前,在我國眼科耗材企業中,歐普康視作為國內角膜塑形鏡的龍頭,在國內市場已與外資品牌分庭抗禮;人工晶體是白內障手術的主要耗材,昊海生科等企業通過技術引進、併購重組等方式快速完成了人工晶體原材料、生產、經銷資源的整合,產業鏈布局初具規模,可與外資品牌直接競爭。
2019年10月,國家衛計委印發了《「十三五」全國眼健康規劃》,將眼健康的關注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規劃》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以及人民群眾對眼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我國眼病防治工作依然任務艱巨,以上便是眼科服務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眼科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眼科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