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健康是國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截止至2018年我國盲人有618萬人,中重度視力損傷患者有5287萬人,以下是眼科服務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我國眼科疾病眾多,包括白內障、青光眼(全國患者近1000萬,但就診率很低)、小兒斜弱視疾病、眼底病(糖網、老年性黃斑變性以及視網膜靜脈阻塞、青壯年視網膜脫離)及角膜炎、眶腫瘤等;視光不正則包括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屈光參差、視疲勞、老花等,其中以近視問題最為嚴峻。
2013-2018年,我國眼科市場規模自467.7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867億元,行業複合增長率達到17%。眼科服務行業分析指出,伴隨著眼病發病率提升、患者自我診療意識提升、消費升級、高端技術更新換代預計2019年眼科市場規模將達到1116.9億元。
眼科服務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目前,我國常見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乾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視、散光、沙眼、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結膜炎、老花眼、色盲、虹膜異色症、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視網膜脫落、近視、遠視、針眼、雪盲症、霰粒腫、青光眼、飛蚊症等。
白內障是眼睛內透明的晶狀體出現了混濁,阻擋了進入眼內的光線導致視力下降。該疾病的治療以祛除混濁了的晶狀體,用人工晶狀體來替代原透明晶狀體的作用的手術為主。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具有手術時間短、損傷小、反應輕、恢復快等特點,是白內障手術的主流手術方式。
玻璃體是充填在晶狀體、視網膜間透明的膠樣體;視網膜是眼內對光產生感應的組織,當兩者之一發生病變時都可能相互影響,導致視力下降。既往該類疾病手術是個禁區。隨著手術器械、設備、技術的進步,現在已能通過手術方式對該類疾病進行治療。眼科服務行業定義及分類認為眼科手術最精細、最複雜的手術。
屈光不正是一類光線不能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面的疾病,有近視、遠視、散光等。準分子雷射是一種能精細雕刻組織的雷射,它能在角膜組織上「雕刻」出一個「眼鏡」來改變角膜的屈光能力,達到矯正屈光不正的目的。
未來五年,我國眼科市場規模有望持續13%-15%左右的複合增速。此外,目前我國眼科醫生地域分布非常不均,基層醫生數量少,且高端設備匱乏,因此未來基層地區市場放量也將貢獻增量,以上便是眼科服務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眼科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眼科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