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裝備主要分為搜索、營救、通信三大類,2020年我國應急裝備行業資產規模為18228億元,大小企業數量約10650家,以下是應急裝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我國消防、安防、安全應急、信息安全、應急通信裝備、環境監測與應急產品、應急指揮平台、防災減災裝備、防汛抗旱器材、反恐裝備、食品安全監測設備等領域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值達到近萬億元規模。
應急裝備行業發展前景指出,應急產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將其分類歸納出來,可以分為事前的監測預警、預防防護,事中的應急救援、應急服務以及事後恢復重建。應急產業以滿足應急管理的資源需求為導向,以提供應急管理事前事中事後多個階段所需的應急資源為核心,並以應急資源體系的核心能力建設為重點。通過核心應急資源及其相關產業的建設,帶動整個國家應急產業的發展,進而提升國家應急資源的綜合供給能力。
2019年我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已達1.55萬億元。應急裝備行業分析指出,在國家政策支持、新舊動能轉換以及「新基建」等大環境下,信息通信技術、新材料、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概念正加速與應急產業融合,新一代智能化、無人化應急產品將逐步替代傳統應急產品,未來產業內競爭將逐漸加劇。
7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發布《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名單的通知》,確定四川省德陽市、遼寧省撫順經濟開發區、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福建龍州工業園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烏魯木齊工業園區等5個產業基地為第二批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專業類)。
11月,工信部印發《應急產業培育與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0年)》,明確了2019-2020年我國應急產業培育和發展重點任務,推動應急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截止2020年,我國應急裝備市場規模為16245億元,預計2025年我國應急市場規模將達27702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9.46%,保持穩健增長態勢。應急裝備行業發展前景指出,此次疫情將提升應急行業重視度,醫院政府等機構有望配備更多特種醫療車輛市場以應對類似突發情況,特種車輛市場前景有望逐步打開。
展望2021年,我國公安消防部隊正式移交應急管理部,出警場景拓寬,應急設備市場規模預期獲得增長。在國家對應急產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後,應急裝備產業的產值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應急裝備產業對上下游產業及相關產業帶動力強,這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應急裝備產業與傳統產業相關聯,是傳統產業向應急裝備產業的延伸,以上便是應急裝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應急裝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應急裝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