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一直是我國在資金、技術、人才方面重點投入的產業。近幾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以下是儀器儀表行業競爭分析。
儀器儀表行業分析,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概況儀器儀表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一直是我國在資金、技術、人才方面重點投入的產業。進入21世紀,儀器儀表產業在促進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現代國防建設、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行業規模不斷提升。
2013-2016年,我國儀器儀表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從7682億元增長到953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9.40%。儀器儀表行業競爭分析,2017年突破10000億元。
2017年,我國儀器儀表製造業規模以上數達到4358家,其中497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企業平均虧損金額為734.4萬元。我國儀器儀表製造業年度總產值為9995.00億元,產值同比增長2.60%;資產總額為9271.00億元,年度銷售收入為9558.40億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7%;年度利潤總額為869.10億元,利潤同比增長9.97%。
2018年,我國28家儀器儀表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報數據顯示,其中15家同比增長的,增長幅度最大的是三暉電氣,同比增長2262.69%。其中排名前十的儀器儀表行業上市公司為海興電力、精測、漢威科技、中航電測、航天科技、安車檢測、新天科技、麥迪電氣、三川智慧和威星智能。其中這10家上市公司的總利潤為9.36億元。
《中國製造2025》指出,加快發展智能製造裝備和產品,突破新型傳感器、智能測量儀表、工業控制系統等智能核心裝置,推進工程化和產業化。進入「」以來,《「十三五」先進位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中均對儀器儀表、測量技術的發展進行了扶持和鼓勵,有利於測量測試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
在行業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產業鏈和技術實力也發展較快,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拉近了和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在國防設施、重大工程和重要工業裝備中,自主儀器儀表產品、系統已得到大批量應用,例如自主信號系統、監測系統等在電力、高鐵中大量應用,有效地保障了我國的國防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
隨著我國傳統產業持續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重大工程、工業裝備和質量保證、智能製造、生命醫藥、新能源、海洋工程、核電、科技研究、環境治理、檢驗檢疫等領域對儀器儀表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以上便是儀器儀表行業競爭分析所有內容年了。
更多儀器儀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儀器儀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