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醫學行業分析報告 >> 醫學的起源及發展歷史

醫學的起源及發展歷史

2016-08-17 15:47:4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醫學起源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中、西醫學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

  ①救護、求食的本能行為。如動物受傷會舐其傷口、遇熱會避入水中,人與動物一樣有著本能救護。人類的求食本能在尋找食物時,逐漸發現了蔥、姜、蒜、粳米、薏米等雖為食物或調味品,卻具有治病作用;

  ②生活經驗創造了醫學。先古人類通過勞動製造出利器,從而產生了砭石、骨針等醫療器具,逐漸掌握了運用工具治療疾病的經驗。與此同時,人們發現活動肢體可以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導引術」、「五禽戲」的形成,也是古代人們積累生活經驗後產生的保健養生觀;

  ③醫、巫的合與分。由於原始人受制於智力尚未開化,對自然界的變化以及宇宙間的一切反常現象,心存恐懼,難以做科學、合理的解釋,因而誤以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醫合流曾是中、西醫學共有的一段歷史。

  在中醫學的歷史進程中,「祝由」術沿襲數千年,屬於元明臨床「十三」科之一,但以醫學為目的的解剖可追溯到公元11年(西漢王莽新朝三年),是中國古老的實證醫學萌芽。由於儒、釋、道三教合流所形成的中國文化格局,「重道輕器」衍生出的務虛傾向,重體悟而疏實證,必然缺少邏輯推理,致使中國的實證醫學成就在日後難以與西方醫學同日而語。古埃及醫師運用念咒、畫符和草藥治病,前二者就是巫醫。

  西醫在古希臘時期就開始醫巫分家,亞里士多德曾詳細描述了動物的內臟和器官,古希臘醫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將唯物主義哲學運用於醫學之中,在《論聖病》中說:「被人們稱為『神聖的』疾病(指癲癇和一些精神患者),在我看來一點也不比其他病症更神、更聖,與其他任何疾病一樣起源於自然的原因。只因這些病症狀奇異,而人們對它們又一無所知,充滿疑惑,故而將其原因和性質歸之於神靈。」亞里士多德所創立的唯物主義醫學體系,加快了醫學科學化的進程;

  ④軸心時代中、西醫學的峰巔之作。雅斯貝而斯曾說:「如果歷史有一個軸心,那麼我們就必須將這軸心作為一系列對全部人類都有意義的事件,……發生於公元前800至200年間的這種精神歷程似乎構成了這樣一個軸心。……非凡的事件都集中發生在這個時期。……並且是獨立地發生在中國、印度和西方」。

  這一階段,是東、西方哲學、科學、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時諸子蜂起,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學派林立,形成了空前絕後的學術繁榮局面,對中華文化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處在古典希臘文明的開創時期,出現了德謨克利特、費底亞斯、阿基米德、蘇格拉底等哲人和智者。在東、西方科學和文化昌明的大背景下,《黃帝內經》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代表著中、西兩座醫學的峰巔之作便自然而然的誕生了。

  《內經》的問世,標誌著中醫學已從簡單的臨床經驗積累,升華到系統的理論總結。關於《希波克拉底全集》,義大利著名醫史學家卡斯蒂格略尼認為:「是自然科學幾乎沒有萌芽的時代,在醫術上具有先進性的最寶貴的代表文獻。希波克拉底學派的醫學雖然在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的知識上有缺陷,雖然只是很少而粗略地研究過動物,但是它主要是建立在臨床實驗和哲學推理的基礎上,終能使醫學提高到難以超過的高度。這是歷史上最有意義的現象之一,並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為它說明通過經驗,實際觀察和正確的推理,可以得到極有價值的寶貴材料,……他的確解決了醫學歷史上具有決定性傾向的開端。」

  比較《黃帝內經》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二者的理論建構有諸多相似之處:廢巫存醫、整體觀念、調節平衡、哲學思辯、臨床實踐。其中《黃帝內經》強調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從外測內,可以不依賴解剖形態學而照樣診治疾病。其理論體系是自洽的,難以突破;《希波克拉底全集》雖然沒有系統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等基礎知識,但卻強調具體的解剖結構,為醫學的實證開了先河。這些差異為中、西醫學的日後分向而行埋下了伏筆。

  發展歷史

  東、西方文化歷史背景是中、西醫學形成、發展的土壤。公元2世紀東、西方的兩位醫學巨匠張仲景和蓋倫,傳承了不同的學術思想,創建了迥異的醫學範式,發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論體系,使中、西醫學各自走向了兩條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漢代醫學家張仲景所著述的《傷寒雜病論》之前,就有《內經》、《難經》、《本草經》等古典醫藥典籍。張仲景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學成就,繼承了《內經》等基本理論和豐富的醫藥知識,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其貢獻在於確立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為後世中醫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西方,蓋倫的一生生活在羅馬帝國時安東尼父子的執政期。彼時,羅馬帝國的繁榮,為蓋倫的醫學成就、以及西方醫學的昌盛,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保證。蓋倫繼承希波克拉底的學術思想,著述200餘部著作,現存的83部著作中,內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衛生、藥物、《希波克拉底文集》研究、哲學、語言學、邏輯學、數學、歷史、法律等。倡導實證醫學,他的科學方法論具有重視實驗、疾病局部定位思想、重視形式邏輯、強調演繹法等特點,對後世西醫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中、西醫學在張仲景和蓋倫完全相悖的醫學範式引導下,開始步入了分道揚鑣的歷史進程。在中華文化強調「中和」的大背景下,學術界便有了「海納百川」的寬鬆氣氛。出現了學術流派精彩分呈,如瘟病的寒溫之爭,經方時方之別等。中醫學按張仲景的思維範式,蓬蓬勃勃的發展起來了。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醫療實踐的發展,最初的中醫學理論已無法詮釋新的科學事實,因此,醫學理論必須不斷創新,才能適應社會需要,這就促使中醫學進入漢代以後,呈現出全面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共包括四個時期:

  魏晉隋唐時期

  由於重視總結臨床經驗,並繼承整理髮揮《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醫著的理論,出現了眾多名醫名著。如晉代王叔和的《脈經》和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醫學宋金元時期

  中國經濟和科學技術日益發展,學術文化領域百家爭鳴,特別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為中醫學理論的創新和突破性進展,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宋代陳無擇著《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一書,提出三因學說;並產生了最具盛名四大學派,劉完素倡導火熱論;張從正力倡「攻邪論」;李杲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論;朱震亨創造性地闡明了相火的演變規律。

  醫學明清時期

  是中醫學理論綜合彙編、深化發展,臨床各科辨證體系豐富、提高階段。如明代樓英的《醫學綱目》和王肯堂的《證治準繩》,清代吳謙等編著的《醫宗金鑒》和陳夢雷主編的《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等。王清任著《醫林改錯》,注重實證研究,糾正了古醫籍中關於解剖知識的某些錯誤,肯定了「腦主思維」,發展了瘀血理論。溫病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標誌著中醫理論的創新與突破,吳有性著《溫疫論》,葉天士著《溫熱病篇》,吳鞠通著《溫病條辨》等,在藥物學研究方面,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國藥物學研究的成就。

  而西方醫學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逐漸進入了中世紀的千年黑暗,科學變成了神學的奴婢,牧師取代醫師。從13世紀開始,始漸復明,直到15世紀,衝破封建宗教藩籬,才得以迅速發展。維薩里開創現代解剖學,並創立解剖生理學;1731年義大利摩爾干尼創立了病理解剖學;1855年德國魏爾嘯創建了細胞病理學;與此同時西方科學方法論對醫學發展具有指導作用。

  以實驗為主的實證方法(觀察實驗和比較分析)、及對醫學研究中的「經院哲學」的徹底決裂、依靠各門自然科學所提供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培養了醫學家們的科學意識,賦予了醫學的自然科學屬性,使其擺脫了思辯推理的玄想而成就了生物醫學模式下的實驗科學。至此中醫學在實證醫學領域已無法於西醫同日而語。

  但中醫學相對於西醫學的優勢是從宏觀入手,注重整體,強調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間的聯繫,重視辨證,主張「三因治宜」的個體化診療方略等。

更多醫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醫學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