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商貿報告 >> 醫藥外貿 >> 2025年醫藥外貿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2016年醫藥外貿總體形勢依然向好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近日在商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醫藥外貿總體形勢依然向好。若排除匯率的影響,換算成人民幣統計,2016年,醫藥外貿增長7.12%,出口增長4.41%,進口增長10.42%,高於我國外貿整體水平。

  許銘表示,2016年,受外部主要經濟體需求不振、新興市場動力不足、價格競爭日趨激烈等諸多因素影響,醫藥外貿進出口步入低速增長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不容小覷。同時,醫藥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國際化步伐加快,新的發展動能正在積聚,醫藥外貿總體發展形勢依然向好。

2016年醫藥外貿總體形勢依然向好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額1034億美元,同比增長0.73%。其中,出口554億美元,下降1.82%;進口480億美元,增長3.83%;對外貿易順差74億美元,下降27.3%。

  中藥類產品出口全線下降。中藥類產品包括中藥材及飲片、中成藥、提取物和保健品出口均陷入負增長,出口量和出口額「雙降」。其中,提取物出口額占整個中藥類產品出口額的56.2%。2016年,提取物出口量同比下降14.3%,出口額同比下降10.9%,成為導致中藥出口負增長的主要原因。

  西藥出口與2015年基本持平。2016年,我國西藥類產品進出口額598.7億美元,同比增長0.87%。其中,出口314.8億美元,微降0.05%;進口283.9億美元,增長1.92%。「大宗原料藥保持了很好的發展態勢。」許銘表示,大宗原料藥出口額256.1億美元,與2015年基本持平,占西藥外貿出口的81.34%,占醫藥整體出口的46.21%。

  製劑出口方面,2016年,西藥製劑出口31.9億美元,微降0.24%。就出口市場來看,2016年,我西藥製劑對歐盟、美國、日本三大規範市場出口額分別是4.36億美元、2.95億美元和0.65億美元。其中,對美市場製劑出口增長超過40%,實現爆發性增長。

  醫療器械類產品進口穩步增長,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我國醫療器械出口尚處於成長期,發展空間相對較大。2016年,進出口規模389.1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進口金額184.0億美元,同比增長6.28%,領跑醫藥類進口;出口金額205.0億美元,同比下降3.14%,在出口結構調整中更加重視質量方面的轉變。

2014年前三季度醫藥外貿形勢分析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如今世界經濟有所改善,但主要經濟體經濟尚未企穩,外需增長存在變數,貿易保護主義形勢嚴峻,企業綜合成本居高不下,產業結構艱難轉型。我國醫藥貿易將繼續在國內國際錯綜複雜的背景下前行。

  2014年1~9月,我國醫藥進出口總額725.37億美元,同比增長9.72%。其中,出口額404.54億美元,增長6.62%;進口額320.83億美元,增長13.9%;對外貿易順差83.7億美元,同比下降14.37%。醫藥外貿繼續保持中低速增長態勢,但增速持續趨緩,整體發展困難不容小覷。

  而伴隨國際經濟大環境的好轉,國內醫藥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等內生動力的持續增強,以及國家在醫藥政策、市場環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2014年我國醫藥外貿發展將呈現總體向好的局面,全年增長將呈現前低後高態勢。綜合各方面因素,預計2014年中國醫藥外貿將達到10%左右的增長,其中出口增長7%左右,進口增長14%左右。

  一.【商品結構】


  中藥類:出口增長進口回落

  1~9月,中藥類產品進出口總額33.44億美元,同比增長9.99%;出口25.86億美元,同比增長13.9%;進口7.58億美元,同比下降1.55%。

  作為出口主力的植物提取物,保持24.09%的兩位數高速增長;保健品、中藥材及飲片出口增幅分別為8.78%和6.04%;中成藥則出現量跌9.14%,價增8.07%的局面,造成中成藥整體出口金額下降近2個百分點,是唯一出現金額下滑的中藥類產品。分析原因,除了中醫藥宣傳力度有待加強、國內企業內生動力有待提高外,國外政策的制約以及中成藥在歐盟市場的註冊等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如英國藥管局從2014年5月1日起停止銷售非執照草藥製品,這一禁令對我國出口歐盟市場造成一定影響。

  進口方面,中藥材及飲片進口額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6%,進口金額的增長依賴於進口價格同比上升47.88%的拉動。而植物提取物進口金額2.29億美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20%,進口價格同比微增0.77%。近來,國內植物提取物企業競爭力得到一定提升,部分原先以進口為主的植物提取物產品由進口轉為國內供貨,且去年該產品進口量較大,市場處於飽和狀態,進口有效需求受到抑制。

  西藥類:進出口趨勢依舊

  前三季度,我國西藥類產品進出口額430.2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3%;出口233.61億美元,同比增長7.88%;進口196.65億美元,同比增長19.09%。

  其中,大宗原料藥出口額192.83億美元,同比增長8.15%;出口數量同比增長5.39%,出口價格微增2.62%。原料藥在西藥中的占比為82.5%,占整體醫藥出口額的47.67%,比重過大折射出中國醫保產品結構調整、產品升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我國大宗原料藥受新版GMP、環保壓力等影響產量下降,短期內供貨緊張,助推價格上漲,進而帶動我國大宗原料藥出口呈恢復性增長,但制約原料藥產業如產能過剩等深層次問題並未有效解決,整體來看,原料藥出口增速下行趨勢已不可逆轉。

  西成藥和生化藥出口雖有所上漲,但出口金額有限,分別為21.52億和19.26億美元,僅占西藥出口的17.4%,無法與原料藥比肩。國內企業在注重豐富產品線的同時,應將重心向高端製劑等下游產業鏈傾斜,依託堅實的原料藥產業基礎,消化自身過度產能,提升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努力實現粗放型低端產品向精細型高端產品的戰略轉型。

  進口方面,西成藥、生化藥則占西藥進口的67.43%,且進口增幅一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西成藥、生化藥在進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提升。伴隨我國人口結構的變遷、市場容量的擴容以及相關支持醫藥發展政策的落地,擴大進口具備了現實條件。

  醫械類:進出口增速趨緩

  我國醫療器械出口進入穩步成長期,增長幅度縮窄。1~9月,醫療器械類進出口總額261.92億美元,同比增長5.18%;出口額145.32億美元,增長3.67%;進口額116.6億美元,增長7.13%。

  一次性耗材類產品出口數量雖增長11.45%,但出口均價卻同比下降19.44%,出口數量的增長無法沖抵均價降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出口額同比下降10.22%。高附加值的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出口趨於穩定,雖然仍以外資企業出口為主,但內資企業份額在逐年上升。

  .【市場統計】

  出口:主流市場穩定,新興市場放緩

  1~9月,中國醫藥產品出口到220個國家和地區,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是我國醫藥產品主要出口市場,出口額分別為169.38億、107.93億和73.25億美元,總比重高達86.65%。我國對三大市場出口額均有所增長,對亞洲出口增幅最大,達9.89%,對歐洲和北美洲出口的增幅分別為5.85%和4.48%,顯示我國出口主流市場雖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但增幅有限。亞洲、歐洲、北美洲市場出口量分別增長15.13%、8.75%、11.4%,但價格分別下跌4.55%、2.67%、6.21%,反映出主流市場需求強勁,但價格競爭更趨激烈。

  新興市場的增幅有喜有憂。我國對非洲出口額下降0.73%,對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則分別增長3.04%和2.22%。由於目前新興市場規模較小,其小幅增減對中國醫藥整體出口影響並不明顯。

  中國醫藥產品主要出口已開發國家的格局沒有改變,出口前10大目的地依次是美國、印度、日本、德國、中國香港、韓國、荷蘭、英國、巴西和澳大利亞。前10大目的地的出口額占比達57.58%,出口目的國排序和出口比重均與去年同期大體相當,對10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出口增幅較大的有印度、巴西和日本,增幅分別為13.62%、12.26%以及12.16%。

  相關醫藥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分析與投資發展規劃研究報告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醫藥外貿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醫藥外貿相關排行

醫藥外貿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醫藥外貿精選報告、醫藥外貿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醫藥外貿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外貿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