鈾礦石是具有放射性的危險礦物。它們除了可以提取鈾用於核工業外,還可以從中提取到鐳和其他稀土元素。上海倍霖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曾發布報告指出,未來10年中國核電站增速迅猛,天然鈾需求量也會大幅提高,這會直接帶給中廣核礦業收入的提升。
此外,資產雄厚的母公司中廣核集團趁著目前鈾價低迷,多家鈾生產商陷入財務危機,多處收購礦床資源,大大降低鈾礦資源成本,給中廣核礦業提供充分的供給。
近日,中廣核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目前已經完成有關收購北京中哈鈾全部股權的主要交易及關聯交易,此前中廣核礦業與母公司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訂立協議,斥資1.33億美元收購北京中哈鈾全數股權,並將透過北京中哈鈾持有哈薩克斯坦兩座鈾礦的包銷權益。
前景看好 或將注入更多礦床資源
公告指出,北京中哈鈾持有Semizbay-U約49%的權益;根據協議,該公司將可包銷其位於哈薩克斯坦的兩座鈾礦年度鈾產量49%,兩座鈾礦的平均年產量分別約711噸及508噸。
雖然北京中哈鈾及Semizbay-U分別於去年度錄得稅前虧損1億元及2.04億元,但中廣核礦業方面預期,收購有助公司參與鈾貿易與上游採礦業務整合,完成後可購買的年包銷量約600噸鈾,相當於去年該公司鈾採購量的90%,而且在包銷協議下的鈾購買價更較國際現貨價折讓2%。
據悉,中廣核礦業的上游為Cameco、Paladin、BHP等天然鈾供應商,下游為中廣核電力(01816,HK),目前主要供應中廣核集團內部的鈾礦需求。
2013年中廣核礦業收入7.97億港元,同比下降35.31%,其中天然鈾貿易部收入7.43億港元,同比下降36.33%;2014年公司收入12.44億港元,同比上升56%,其中天然鈾貿易11.48億港元,同比上升54.5%。
有分析指出,中廣核今後有多座核電站建立,鈾需求會大量增加,所以中廣核礦業的銷售量隨著中廣核電力的增加而增加,而隨著未來鈾礦價格的回升,中廣核礦業的收入也將隨之提高。
需求增加 全球鈾價有望持續上升
一位核電研究人士告訴記者,中國已探明天然鈾礦產資源並不豐富,儲量大約只有17萬噸,且大型的、易開採的天然鈾礦資源較少。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的鈾礦開採和提煉成本太高,開採技術薄弱。
該研究人士表示,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沒有鈾的需求,也沒有核燃料的加工能力,產品只能出口,這些國家歡迎外商控股或參股投資,鼓勵開發,簽訂長期包銷協議輸出。
隨著核電的重啟,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的開工以及華龍一號獲得國務院批准,核電的開工必然帶動鈾礦的強大需求。
日前,世界最大的鈾礦物生產商Cameco公司發布報告稱,到2024年全球將新增81座核反應堆,其中中國以61座成為最大貢獻者,未來鈾需求將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
中研普華研究員肖健向記者表示,一座10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首爐裝料需要天然鈾400噸,每年換料需要的天然鈾175噸,照此計算,到2020年我國每年需要的換料鈾礦就將達到10150噸。
全球鈾礦行業市場趨勢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間,全球鈾市場發生較大波動,在經歷了長期低迷之後,2001年鈾價開始回升,而且漲幅越來越大,2008年達到每磅130美元的歷史高位。但2011年的日本福島事故,又引發天然鈾價格和鈾礦企業股價大幅下跌。2014年上半年,全球鈾礦價格僅在28美元/磅左右,到2014年下半年,鈾礦價格迅速飆升至40美元/磅的水平。
肖健表示,預計未來全球鈾礦進口價格將長期企穩走高,鈾的長期合約價格有望攀升並保持在每磅60~70美元之間,如果這樣的話漲幅為50%至75%。
剛剛在鐵礦石貿易中大賺一筆的必和必拓又將眼光轉向了中國的核電開發市場,必和必拓公司24日上午表示,因為中國核電項目開發的潛力巨大,公司決定未來幾十年內向中國提供鈾礦資源。
在一張寄給股東的DVD光碟里,執行長Marius Kloppers表示,必和必拓「非常積極地調整公司定位」,充分利用中國加大核電開發的市場契機。
「中國不斷開發核電項目,更大的項目正在不斷上馬。這個過程也許會花費好幾年,但是,我們定位清晰,將在今後數十年努力參與這個過程之中,而不是幾年」。
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亞的奧林匹克壩礦(Olympic Dam)擁有世界上已探明儲量的最大鈾礦。公司表示,因為全球對二氧化碳排放的關注,核能大有用武之地。
「如果全球對二氧化碳排放越來越關注,核能開發自然是必要的議題,這是削減碳排放的最有效方式」,必和必拓主席Don Argus表示。
去年,中國和澳大利亞簽署核能協議,為澳大利亞出口鈾礦資源掃平了道路。
但是,目前,必和必拓同中國之間沒有鈾礦供應合同。必和必拓的客戶只有英國、法國、瑞典、美國等國家。
必和必拓在年報中對股東表示,上個財年奧林匹克壩礦(Olympic Dam)生產4千多噸鈾原料。
公開資料顯示,澳大利亞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金屬鈾出口國,其儲藏量約占世界的41%,位居各國之首。
據悉,中澳在核能和鈾礦的合作始於2006年4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澳大利亞取得的成果。當時中澳雙方簽署了《中澳和平利用核能協議》和《中澳關於在鈾礦領域開展合作協議》兩個協議。根據協議,中國每年將從澳大利亞進口一萬噸鈾礦,價值約為6億至7億澳元。這個進口規模使澳大利亞的年出口鈾總量增加一倍。
僅在2008年,我國國內獲得批覆以及待批覆的核電項目總和達7000萬千瓦。
去年,已經得到發改委核准的13個核電站廠址,這13個分布在浙江、廣東、江蘇、山東、遼寧、福建、廣西的廠址建設規模總和達5946萬千瓦,已經滿足未來15年的規劃需要。
這意味著在中國在建以及準備建設的核電站規模總和達1.3億千瓦。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反應堆工程研究所工程師張波對本報表示,「鈾礦漲價很快,最近幾年漲了10倍多。」
【商品】鈾礦砂及其精礦 | 【時間】2025-01 |
【海關編碼】26121000 | 【數據量】28 |
【數據出處】海關總署 | 【流向】進口 |
時間 | 省份 | 貿易夥伴 | 貿易方式 | 數量 | 單位 | 金額(美元) |
2025年1月 | 北京 | 總值 | 一般貿易 | 44 | 千克 | 880 |
2025年1月 | 北京 | 總值 | 總值 | 44 | 千克 | 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