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遠程辦公、在線教育,以及居民的視頻、遊戲等需求帶來了網際網路流量的激增,推升了市場對穩定快速的網絡、對5G的需求。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其對各行各業的影響也正變得愈發複雜。2020年原本被普遍視作5G大規模部署之年,這一技術也因涉及且可以賦能多個行業而被寄予厚望,但疫情的暴發已打亂了部署的計劃。
儘管如此,疫情期間遠程辦公、在線教育,以及居民的視頻、遊戲等需求帶來了網際網路流量的激增,推升了市場對穩定快速的網絡、對5G的需求。趙鈞陶直言:「從全球來看,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等新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從來沒有像疫情中顯現的這麼重要過。」
此次疫情下的全球遠程辦公,正在給運營商以及各國的通信基礎設施帶來一場「大考」。例如,歐盟已要求Netflix和Youtube等視頻網站降低流媒體質量,以保障該區域網際網路平穩運行。
再以愛立信的全球服務中心(GSC)為例,這個全球7x24小時服務系統的4個重要節點分別位於中國、印度、羅馬尼亞和墨西哥。受疫情影響,所在國家的員工先後進入了「居家辦公」的狀態。但在有的國家,通信相關基礎設施的不足已對居家狀態下員工的遠端工作造成影響。
作為對照,儘管中國也尚未完全擺脫「居家辦公」,但較高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質量保障了「居家辦公」時的工作效率。「我們總部在考慮,全球GSC系統中,是不是應該統籌協調由防疫形勢轉好的中國節點來承擔更多的工作。」趙鈞陶表示。
此外,疫情期間,部分的5G應用也得到了實踐。楊光表示,疫情期間的防疫、應急、居家隔離、遠程辦公等等措施,對消費者的信息消費行為和垂直行業的通信連接需求都有促進作用,也會利好5G網絡發展。
近日已有分析稱,儘管被寄予厚望,但目前5G專網的建設速度相對於公網仍有些落後。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也同樣對記者指出,目前專網進展確實要慢一些。
在他看來,專網的建設首先需要頻譜基礎,但目前這仍在討論之中;此外,專網面向垂直行業的專業要求,更加複雜、更具挑戰。
相較于海外,受惠於對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對新基建的加碼,2020年中國5G建設的步伐仍有望達到甚至超出此前的預期。3月24日,中國工信部發布了《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從多個層面加大支持力度,以期發揮5G新型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
3月31日,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歐洲的5G部署會延後,多久則取決於疫情持續的時間;而相信中國的三大運營商會完成全年5G基礎設施建設目標,甚至可能較原計劃有所增加。
跟海外相比,隨著中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對「新基建」的加碼,5G建設的步伐仍有望達到甚至超出此前的預期。分析師認為,這取決於政府的支持力度與運營商的態度。
2020年3月,中國移動發布了5G第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中採購公告,啟動了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23萬個基站的採購招標。此外在3月24日,中國工信部發布了《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從多個層面加大支持力度,以期發揮5G新型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的文件解答了很多關鍵問題,給了行業里的廠商和參與者更清晰的方向。」趙鈞陶說,「從這個意義上講,(該文件出台)也是『正當其時』。」
另一方面,移動通信市場傳統上也還是投資驅動的市場。楊光指出:「2019年三大運營商的營收增速都已低於或接近於零,需要藉助新技術、新業務刺激增長,並利用新技術探索新的市場空間。」
從中國三大運營商的2019年財報來看,他們確實都面臨著收入增長的壓力。不過,2019年三大運營商的5G投資總共達到了412億元;而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800億元,且5G投資均占到了資本開支的一半乃至過半。
楊光認為,目前國內疫情已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政府的推動力度與運營商的投資計劃都非常堅決,因此5G進程不會受很大的影響。
此外,他還特別指出,如果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對中國外向型出口行業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政府還可能會相應地加大對新基建的推動和支持力度,而這又可能會進一步加速國內5G的建設速度。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信息化建設的完善和普及,智慧城市的深入建設,我國遠程辦公應用和功能也將不斷完善,企業對於遠程移動辦公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下面進行遠程辦公行業規模分析。
遠程辦公行業分析表示,近年來,隨著企業數位化程度的提升,我國智能移動辦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疫情之下,遠程辦公需求急劇上升。根據相關報告顯示,接近七成的調研企業員工認為在疫情中公司最需要為員工提供在線工作的工具。
受疫情影響,在線辦公軟體短期需求爆發明顯,現階段遠程辦公功能相對簡單,用戶對遠程辦公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但用戶習慣尚未養成,各類在線辦公軟體存在的弊端難以快速改善,進而制約用戶粘性的提升。預計疫情防控期過後,在線辦公軟體需求將會大幅回落。
隨著遠程辦公行業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企業對遠程辦公應用及設備的需求也持續增長,我國遠程辦公市場規模也保持高速增長趨勢。中國遠程辦公滲透率較低,但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底層技術和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隨著我國遠程辦公市場不斷發展,2019年市場規模近229.4億元,遠程辦公人數近529萬人。2018年存在遠程辦公需求的企業所在行業主要為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製造業及零售/批發業,中國遠程辦公人口滲透率近0.6%,遠低於美國18.9%,遠程辦公人口滲透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信息化建設的普及和完善,企業跨國家、跨地區的公司或部門配置,使企業對遠程辦公需求持續上漲。據統計,2018年存在遠程辦公需求的企業所在行業主要為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製造業及零售/批發業,其中網際網路/信息技術需求占總體需求比重達24%。
中國遠程辦公普及率相對較低,企業協作仍為藍海市場,面臨著較大發展機會。隨著華為、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布局遠程辦公產品,遠程視訊、文檔協作等垂直細分領域繼續深耕,企業協作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以上便是遠程辦公行業規模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信息化建設的完善和普及,智慧城市的深入建設,我國遠程辦公應用和功能也將不斷完善,企業對於遠程移動辦公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下面進行遠程辦公行業規模分析。
遠程辦公主要藉助網際網路技術進行線上辦公,受工作地點影響小,辦公安排較為靈活。此外,在家辦公節省了通勤時間與交通費用,較為方便快捷。在遠程辦公適應程度調查中,超過五成的受訪用戶表示適應遠程辦公模式。
近年來,隨著企業數位化程度的提升,我國智能移動辦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疫情之下,遠程辦公需求急劇上升。根據相關報告顯示,接近七成的調研企業員工認為在疫情中公司最需要為員工提供在線工作的工具。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信息化建設的普及和完善,企業跨國家、跨地區的公司或部門配置,使企業對遠程辦公需求持續上漲。隨著遠程辦公概念的不斷普及及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我國遠程辦公人數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增長,2019年我國遠程辦公人數近529萬人。
受疫情影響,在線辦公軟體短期需求爆發明顯,現階段遠程辦公功能相對簡單,用戶對遠程辦公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但用戶習慣尚未養成,各類在線辦公軟體存在的弊端難以快速改善,進而制約用戶粘性的提升。
預計疫情防控期過後,在線辦公軟體需求將會大幅回落。而各大企業在疫情之後應更加注重培養用戶習慣,凸顯協同辦公優勢,增加用戶粘性。隨著遠程辦公行業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企業對遠程辦公應用及設備的需求也持續增長,我國遠程辦公市場規模也保持高速增長趨勢。
隨著雲辦公行業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企業對雲辦公應用及設備的需求也持續增長,我國雲辦公市場規模也保持高速增長趨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雲辦公行業市場規模突破200億。據預測,2020年雲辦公行業市場規模將近450億元。以上便是遠程辦公行業規模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