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幾年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建成區綠地率均提升較快。2019年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已達39.70%,比2003年增加8.55個百分點,年複合增長率為2.23%,以下是園林綠化行業發展趨勢勢分析。
2019年,我國城市園林綠地面積為278.61萬公頃,同比增長4.4%,2002年-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7.1%。園林綠化行業分析指出,雖然城市園林綠地面積增長率自2007年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但是近年來仍維持在5%左右的增長水平,筆者對於未來城市園林綠地的建設和發展仍然持樂觀態度。
園林綠化行業發展趨勢勢指出,市政園林主要是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城市主題公園、公共休閒場所、生態濕地等園林工程或事業單位附屬的園林工程項目。各級政府已經認識到園林綠化建設有著巨大的生態、社會效益,紛紛加大了對園林綠化的建設投資,全國城市園林綠化固定資產投資額從2003年的321.9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817.6億元。
政府對園林綠化的建設投資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程度直接相關,隨著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和經濟結構的優化,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投資呈現出較快的發展態勢。
濕地保護是生態修復的細分領域。濕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沼澤、泥炭、水域地帶,包括沼澤、湖泊、河流、水庫等,具有強大降解污染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並稱地球三大生態系統。
自2019年1月1日起,林業局對國家濕地公園實行「審批制」,要求各地區申請晉升為國家級的濕地公園,需先成為省級濕地公園2年以上。「晉升制」極大促進了各省、市、地區的濕地公園建設需求。筆者統計了全國28個省市地區計劃在「十三五」期間新建的濕地公園及保護區數量,至2020年,各地區合計規劃新建省級濕地公園485個。
保守估計全國濕地保護總投入規模約為430億。「十三五」規劃中168個國家重大濕地保護項目合計投入176億元,平均單個項目投入1.05億元;我們假設單個省級濕地公園規劃投入為國家重點項目的50%,即單個項目濕地保護平均投入約5200萬元。經測算,至2020年,各省市地區規劃總投入約為250億元,國家級重大工程規劃投入及各地區濕地保護投入規模合計達430億元,濕地保護市場空間廣闊。
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強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發揮國有林區林場在綠化國土中的帶動作用。創新產權模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植樹造林。中國政府確定到「十三五」末,全國森林面積達到2.23億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3.04%。我國人工林保存面積已達10.4億畝,居全球第一。
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每年要完成造林任務1億畝,國土綠化既要增綠擴容、又要提質增效。綠化建設所形成的經濟動力,涉及許多經濟領域。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進城市綠化項目投資。預計「十三五」期間,將形成2-5萬億的投資規模,以上便是園林綠化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園林綠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園林綠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