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羽毛球行業定義之前,先來看下羽毛球在我國的發展,羽毛球運動約於1920年傳入我國,解放後得到迅速發展。20世紀70年代我國羽毛球隊已躋身於世界強隊之列。70年代,國際羽毛球壇是印度尼西亞與我國平分秋色。80年代,優勢已轉向我國,說明我國羽毛球運動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國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羽毛球行業定義及運動特點分析如下。
羽毛球行業定義
羽毛球是一項室內,室外兼顧的運動。依據參與的人數,可以分為單打與雙打。羽毛球拍一般由拍頭、拍杆、拍柄及拍框與拍杆的接頭構成。一支球拍的長度不超過68厘米,其中球拍柄與球拍杆長度不超過41厘米,拍框長度為28厘米,寬為23厘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球拍的發展向著重量越來越輕、拍框越來越硬、拍杆彈性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適合東方人發展。更多相關羽毛球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羽毛球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現代羽毛球運動起源於英國。1873年,在英國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頓鎮有一位叫鮑弗特的公爵, 在他的領地開遊園會,有幾個從印度回來的退役軍官就向大家介紹了一種隔網用拍子來回擊打毽球的遊戲,人們對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因這項活動極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層社會社交場上風行開來。「伯明頓」(Badminton)即成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1893年,英國14個羽毛球俱樂部組成羽毛球協會,即全英公開賽的前身。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羽毛球運動特點分析
全身運動
無論是進行有規則的羽毛球比賽還是作為一般性的健身活動,都要在場地上不停地進行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合理地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步法將球在場上往返對擊,從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鍛鍊者全身血液循環,增強了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據統計,大強度羽毛球運動者的心率可達到每分鐘160-180次,中強度心率可達到每分鐘140-150次,低強度運動心率也可達到每分鐘100-130次。長期進行羽毛球鍛鍊,可使心跳強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包括肩周的運動和頸椎的活動,但是過大的運動量會導致腰肌勞損。
老少皆宜
羽毛球運動適合於男女老幼,運動量可根據個人年齡、體質、運動水平和場地環境的特點而定。青少年可作為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機能的有效手段進行鍛鍊,運動量宜為中強度,活動時間以40-50分鐘為宜。適量的羽毛球運動能促進青少年增長身高,能培養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斷等優良的心理素質。老年人和體弱者可作為保健康復的方法進行鍛鍊,運動量宜較小,活動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達到出出汗、彎彎腰、舒展關節的目的,從而增強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預防和治療老年心血管和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兒童可作為活動性遊戲方法來進行鍛鍊,讓他們在陽光下奔跑跳躍,並要求他們能擊到球,培養他們不畏困難、不怕吃苦、不甘落後的品質。羽毛球在中國有著良好的群眾運動基礎和大眾普及型。
更多羽毛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羽毛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