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在線醫療行業發展得如何呢?以下是由中國報告大廳小編為整理的2015年我國在線醫療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療是網際網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新應用,近日,BAT三巨頭憑藉自身技術優勢和用戶積累,相繼掘金網際網路醫療。繼年初阿里巴巴入主中信21世紀,並推出支付寶「未來醫院」計劃後,騰訊也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平台」,並於9月初投資丁香園,正式跨界網際網路醫療。此外,百度也推出「北京健康雲」平台,藉助大數據分析技術為用戶提供專業健康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呈現井噴式之勢,將對傳統醫療健康服務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市場規模井噴式增長
基於醫療剛性需求的不斷擴大,網際網路醫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一方面,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目前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9.5%,預計2030年該指標將達到16.2%。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將帶來老年群體的醫療、保健需求的急劇增長。另一方面,我國醫療資源供需嚴重失衡,這一缺口為網際網路與醫療行業的結合提供了切入點。《2013中國醫藥網際網路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僅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23.4億元,同比增長25.8%,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預測2017年這一數值將達到125.3億元。
產業鏈不斷延伸
目前,我國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已經整合了移動醫療服務商、醫療設備製造商、IT巨頭、風險資本、移動運營商、應用開發商、數據公司和保險企業等眾多參與者,形成了以可穿戴設備和在線醫療為主的產業格局。未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產品開發的加快和企業經營實力與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網際網路醫療產業鏈將向縱深方向發展。
市場競爭加劇
網際網路醫療的巨大潛力和無限商機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前來「搶灘」,競爭較為激烈。今年以來,蘋果、谷歌、三星分別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健康平台,百度、阿里、騰訊也通過投資或併購的形式入主國內知名在線醫療平台。但是整體來看,上述巨頭的相關布局更多地屬於戰略卡位,而在底層數據的收集環節仍處於各自為戰的探索階段,網際網路醫療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對大數據的分析和利用上。未來,隨著市場參與者對數據資源的掌握和利用能力變化,競爭格局也會處於不斷的動態調整過程中。
政策堅冰逐步消融
鑑於網際網路技術有助於均衡地區醫療資源分配差距,提升現有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政府對於網際網路醫療的肯定態度也日趨明朗化。2011年以來,各部門相繼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政策鼓勵和支持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其中遠程醫療、健康數據採集、可穿戴設備、移動醫療解決方案等被列為發展重點。
更多相關在線醫療行業發展現狀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在線醫療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更多在線醫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在線醫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