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直播平台行業分析報告 >> 2025年直播平台市場情況分析:未成年人保護與監管措施探討

2025年直播平台市場情況分析:未成年人保護與監管措施探討

2025-08-27 15:20:5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2025年,直播平台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然而,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一些直播平台和MCN機構違規簽約未成年人的現象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通過對直播平台強制人臉識別和監護人認證等監管措施的探討,分析了如何有效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為直播平台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一、直播平台簽約未成年人亂象

  《2025-2030年中國直播平台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近期,一些MCN機構為了降低成本,將目標轉向未成年人,利用「能出名」「賺錢快」等口號吸引他們,並用「美少女」「萌娃」等標籤進行包裝,要求其超時長直播。一旦未成年人拒絕,便利用合同進行約束。這種行為不僅嚴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還可能導致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損。例如,去年8月某平台17歲主播直播8小時後猝死事件中,涉事公司被指「忽悠未成年人,簽下霸王條款」。

  二、直播平台監管措施的必要性

  (一)規範簽約合法性

  直播平台市場情況分析提到為了有效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必須嚴格規範直播平台和MCN機構的簽約行為。建立涉未成年人合同的強制備案制度,由第三方審核合同條款的公平性,禁止包含超高額違約金、無限續約等霸王條款。對於誘導未成年人隱瞞監護人簽約、偽造監護人簽訂同意書的機構,應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並處罰款。

  (二)落實平台與機構的主體責任

  直播平台應強制進行人臉識別,並需監護人認證,實時攔截未滿16周歲未成年人的帳號;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主播應核驗書面同意書,違規者永久封號。同時,建立主播檔案(入職前體檢/年度體檢),禁止深夜直播、單日超過4個小時直播等不合理條款。將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機構列入黑名單並進行公示。

  三、直播平台的治理措施

  (一)加強部門協調配合

  網信等部門應通過常規監管與專項行動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對MCN機構涉及未成年人的監管力度,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力度,並不斷加大網信、公安、教育等相關部門的聯合執法力度,織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網。

  (二)發揮平台治理的優勢與效能

  直播平台可以利用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對MCN機構中的未成年人帳號或未成年人直播時長、內容等進行監督,降低相關流量熱度,並通過未成年人違規內容舉報通道加強監督。

  (三)完善社會共治

  重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家庭應當教育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家長也應以身作則,學校應當幫助未成年人塑造正確的網絡觀,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從而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中形成家校共治合力。

  四、直播平台的源頭治理

  (一)強化平台責任

  直播平台對於違規安排未成年人出鏡直播的網絡帳號以及背後的MCN機構,採取「一刀切」「不得轉世」的處理方式,這種措施強調平台監管責任,會在平台端起到一定效果,但可能出現對成年人註冊、未成年人偶然出鏡的帳號誤封,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MCN機構的責任,從而導致平台在內部監管的過程中對MCN機構的權利進行不當限制。

  (二)技術攔截與信用懲戒

  相關平台在網信等部門的督導下,可以通過「技術攔截+信用懲戒+法律追責」這一套機制,實現對MCN機構違規簽約未成年主播的源頭治理,杜絕套利的空間。

  五、完善法律法規

  (一)明確禁止簽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勞動法均將16周歲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界定為「未成年工」,這實質上承認了該年齡段群體相較於年幼未成年人具有更高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自主性,並在嚴格限制下賦予其從事特定勞動的資格。如果明確立法禁止有可能不利於部分16周歲至18周歲未成年人的發展,並且和現行法律體系有所衝突。法律應當保持客觀理性和謙抑性,尤其是在面對已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時,法律應當在保護與自由之間進行價值平衡,既要避免因明確禁止而對自由產生不當侵害,又要避免因自由而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造成不利影響。

  (二)建立違法行為的懲戒措施

  進一步立法明確直播活動屬於「不適宜未成年人參與的營業性活動」,直接適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禁止性條款。建立違法行為的懲戒措施,簽約未成年人的,按照簽約人數每人處以10萬元至100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吊銷營業執照,永久不得進入此行業;採取非法手段逼迫未成年人直播的,追究刑事責任。

  (三)做好相關配套措施建設

  直播平台對入駐MCN機構進行資質核驗,若放任簽約未成年人主播,則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責任。同時,限制約定解約賠償金額上限不得超過主播實際收入的20%,以杜絕機構天價索賠牟利。教育部門與平台共同推出「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課」,明晰盲目做「網紅夢」的利害,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網絡觀。

  六、總結

  2025年,直播平台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但未成年人保護問題不容忽視。通過強制人臉識別和監護人認證等措施,可以有效攔截未成年人違規直播行為。同時,加強部門協調配合、發揮平台治理優勢、完善社會共治機制,以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是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直播平台健康發展的關鍵。未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織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網,確保直播平台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直播平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直播平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