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物聯網細分領域最具潛力市場的智能家庭,未來幾年內在全球範圍內將迅速增長。智能家庭是以住宅為平台,利用網絡通信、自動控制、音視頻等技術將與家居生活相關的設施聯繫在一起,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生活的便捷性、舒適性。以下對智能家庭市場規模分析。
2016年美國智能家庭市場容量為97.125億美元,成為全球智能家庭市場容量最大的國家。全球智能家庭市場容量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德國、中國、英國。其中美國的智能家庭市場容量為97.125億美元,日本為11.289億美元,德國為9.256億美元,中國為5.2億美元,英國為4.776億美元。
智能家庭普及率的增長情況
目前,13億人口的中國擁有1億多潛在智能家庭客戶,這個群體相當於大半個歐洲,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時尚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平均每家每年花費1000元,就有1000億元的市場。事實上,智能家庭市場規模調查數據表明,屬於感性和持繼性消費群體,每年在家居方面的支出人均遠遠不止1000元。儘管滲透率依然遠低於西方已開發國家,但我國智能家庭市場前景依舊可觀。現從四個階段來分析智能家庭市場規模。
第一階段:萌芽期/智能小區期(1994年 -1999年)。這是智能家居在中國的第一個發展階段,整個行業還處在一個概念熟悉、產品認知的階段,這時還沒有出現專業的智能家居生產廠商,只有深圳有一兩家從事美國X-10智能家居代理銷售的公司從事進口零售業務,產品多銷售給居住國內的歐美用戶。
第二階段:開創期(2000年-2005年)。這個階段,國內先後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發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廈門等地。智能家庭市場規模分析,智能家居的市場營銷、技術培訓體系逐漸完善起來,此階段,國外智能家居產品基本沒有進入國內市場。
第三階段:徘徊期(2006-2010年)。 2005年以後,由於上一階段智能家居企業的野蠻成長和惡性競爭,給智能家居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包括過分誇大智能家居的功能而實際上無法達到這個效果、廠商只顧發展代理商卻忽略了對代理商的培訓和扶持導致代理商經營困難、產品不穩定導致用戶高投訴率。
第四階段:融合演變期(2011-2020年)。進入2011年以來,市場明顯看到了增長的勢頭,而且大的行業背景是房地產受到調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長說明智能家居行業進入了一個拐點,由徘徊期進入了新一輪的融合演變期。智能家庭市場規模指出,接下來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進入一個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協議與技術標準開始主動互通和融合,行業併購現象開始出來甚至成為主流。
展望2017年智能家庭行業發展情況來看,智能家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之態,更吸引了眾多企業甚至是國際IT巨頭的涉足。智能家庭市場規模分析,智能家庭生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場景分散化、兼容性差和操作複雜等硬傷仍未完全解決,消費者難以深切體會到智能家庭的便捷之處。目前整套智能家庭的產品價格還十分「高冷」,普通消費者只能望洋興嘆。
更多智能家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家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