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是指用戶安裝軟體、遊戲等軟體服務商提供的程序,2019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規模約為1.28億美元,可攜帶智能眼鏡以63.2%的市場份額占據了大部分,以下是智能眼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美國、日本、法國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智能眼鏡產品生產和銷售有較高的准入門檻。智能眼鏡行業分析指出,國際智能眼鏡製造行業集中程度高,少數領先品牌商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國際智能眼鏡企業擁有先進的設備、技術和強大的研發能力。
我國聯想NBD(NewBusinessDevelopment,暱稱「新板凳」)發布,國內的智能眼鏡發展也跨上快軌道。此次發布的智能眼鏡共有兩款,分別是針對行業用戶的M100和針對普通消費人群的newglass,由聯想分別與美國Vuzix公司及雲視智通公司合作開發。兩款智能眼鏡,均專門為中國用戶量身打造,擁有中文操作環境,豐富中文應用,並且適用於中國的網絡環境。
截止2019年,我國智能眼鏡市場規模約為1億元。預測2020年我國智能眼鏡市場規模將達22億元左右,2021年我國智能眼鏡市場規模將接近50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我國智能眼鏡市場規模將增長至83億元左右,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9.37%。
在工業領域,智能眼鏡具有解放雙手、所見所得及實時交互的功能,智能眼鏡在工業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在運檢過程中,智能眼鏡的應用可以減少人力支出,保護一線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高效率;在巡檢過程中,利用智能眼鏡識別設備,確保對需要操作的設備開展工作,避免誤操作;同時,智能眼鏡能將後台的設備參數、檢修記錄等信息展現給現場運檢人員,通過智能眼鏡的錄像及拍照功能,對作業進行全面的記錄。
在軍事安防領域,智能眼鏡可以配合人臉識別技術、龐大的信息庫、語言系統等。智能眼鏡行業發展現狀指出,能夠幫助安保人員分辨可疑分子、聽懂方言外語、及時調用檔案信息和警力部署等,若將隱蔽的攝像頭、槍枝設備與智能眼鏡結合聯動,犯罪偵查與實時取證將更加便利,執法效率或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在應急搶險領域,第一線救災執勤人員佩戴智能眼鏡,與後方各層級應急搶險中心大螢幕、飛行器及智能車上的移動攝像頭同步,隨時掌握俯視以及仰視、狹小空間探測等多重視覺角度畫面,有效進行搶險應急處置的溝通及決策判斷。
《2020-2025年中國AR智能眼鏡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數據指出,我國目前智能眼鏡行業規模較小,市場份額偏低,行業整體處於發展初期狀態,國內智能眼鏡生產企業普遍呈現生產技術落後,設計能力欠缺的狀況。許多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即使有自己的品牌,在國際消費市場的品牌知名度也較低。國內智能眼鏡企業整體競爭力不足,要想取得長足發展,還需要在行業標準、產業方向和商業模式上有所改進,並建立相應的行業人才培養機制,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以上便是智能眼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智能眼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眼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