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可以由用戶安裝軟體、遊戲等軟體服務商提供的程序。在全球近視人口比例不斷增長的背景下,2019年全球智能眼鏡設備出貨量達到560萬台,以下是智能眼鏡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發展迅速,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大量國內外IT技術領域的領先企業及中小型創新企業、創業者、投資者紛紛投入到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智能眼鏡行業分析預測2020年我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33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我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首次突破千億,達到了1020億元,2019-2023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3.89%。
智能眼鏡行業數據統計指出,智能眼鏡是指如同智慧型手機一樣擁有獨立的作業系統,可以通過軟體安裝來實現各種功能的可穿戴的眼鏡設備統稱。它是近幾年被提出而且是最被看好的可穿戴智能設備之一。其具有使用簡便,體積較小等,特點公眾普遍認為智能眼鏡的出現將會方便人們的生活,因此它得到了谷歌,微軟等重點研發,被視為智能科技產品的重要增長點。
2019年國內聯想NBD(NewBusinessDevelopment,暱稱「新板凳」)發布,國內的智能眼鏡發展也跨上快軌道。此次發布的智能眼鏡共有兩款,分別是針對行業用戶的M100和針對普通消費人群的newglass,由聯想分別與美國Vuzix公司及雲視智通公司合作開發。兩款智能眼鏡,均專門為中國用戶量身打造,擁有中文操作環境,豐富中文應用,並且適用於中國的網絡環境。
麥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設立的麥歐眼鏡網等。另一種的O2O模式可以是網際網路巨頭與傳統零售商的合作,例如大眾點評和寶島眼鏡的簽署合作協議。O2O電商還是在初步發展的階段,還存在很多變數,不過這會是眼鏡行業銷售渠道發展的大趨勢。
智能眼鏡行業數據統計預計,第一批產品將於10月底進入量產,年底將會有更多產品面市,部分有跳票風險。在售價方面,VR眼鏡的定價門檻在300美元左右,而AR眼鏡國內沒有參照標的,但首批定價基本在2000-3000元區間,對於消費市場而言,還是有點偏高,不過產量和價格始終是雞和蛋的問題,需求起來了,價格就下來了,而需求則取決於解決了消費者什麼樣迫切的問題。
2020-2025年中國AR智能眼鏡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我國作為眼鏡生產大國,智能眼鏡市場潛力巨大,1)相關領域技術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潛力大。2)未來市場規模增長率高。我國智能眼鏡的市場規模在未來4年將增長至83億左右。3)多功能眼鏡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隨著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愈加注重眼鏡的外觀及功能,對眼睛的健康也越加重視,新型智能眼鏡將適應社會需求,掀起眼鏡時代新潮流,以上便是智能眼鏡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智能眼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眼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