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智能眼鏡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下市場需求也在不斷上漲,目前我國智能眼鏡逐漸應用在企業和醫療領域。以下是2023年智能眼鏡行業市場分析。
智能眼鏡已經廣泛應用於企業、醫療保健和公共部門。工人在操作現場用智能眼鏡來指導他們組裝機器或在他們視線範圍內提供實用的職業培訓;醫療現場醫生可使用智能眼鏡實時接收醫療專家反饋,同時還能夠用手針對反饋採取相應行動;警方也可以使用帶有集成面部識別軟體的智能眼鏡來幫助識別潛在的罪犯,或者針對最近的新冠識別出那些攜帶冠狀病毒的人。
智能眼鏡行業市場分析指出,目前的智能眼鏡市場,主要是通過把智能音頻與眼鏡的形態相結合,並為其配置獨立的作業系統,使之兼具兩者的功能,即能夠用於時尚裝飾,又具備了開放式的音頻使用體驗。
已有眾多廠商開始布局市場,其中華為、BOSE、亞馬遜、韶音等品牌已經推出疊代產品,雷柏、雷蛇等品牌也推出了旗下的首款智能眼鏡產品;而蘋果、Facebook、OPPO等品牌也均已立項智能眼鏡項目,並且直接推進到了AR智能眼鏡的開發。從而能夠在未來的智能眼鏡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智能眼鏡行業市場規模可以看出,預計2021-2025年我國智能眼鏡行業將以40%的年複合增長率保持增長,市場容量將進一步得到擴張,隨著該行業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智能眼鏡行業市場分析預計到2023年我國智能眼鏡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大關,智能眼鏡行業投資有望突破100億元。
如今,智能眼鏡也拘泥於功能、科技,主打外觀的「時尚款」、構建軟體生態的智能眼鏡應聲出現,行業呈現著「多元化」的趨勢。據行業人士分析,2019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已經超過80億美元,智能眼鏡行業市場分析預計到2023年將超過600億美元規模。在智能眼鏡市場競爭,國內外科技企業微軟、華為、聯想、小米、谷歌、三星、微美全息、SNAP、Facebook、字節等玩家的加入,劃時代的「AR眼鏡」實際上已經啟動倒計時。
總體看來,智能眼鏡隨著市場滲透率和普及率的不斷提高,行業規模和需求均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發展。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布局,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