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製造業提供的是製造業的關鍵零部件,是製造業的最頂端,利潤最豐厚的核心部分。從規模上來看,精密製造業可以覆蓋整個製造業的大約三分之一。下面進行精密製造行業競爭分析。
精密製造行業分析表示,近年來,我國精密金屬製造行業發展較快,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紛紛介入該行業,據估計,目前我國有約近萬家專門從事精密金屬製造的企業。
雖然我國精密金屬製造企業數量眾多,但總體上來說,無論從資金實力還是從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上來看,我國精密金屬製造企業實力還比較弱,年銷售額超過億元的企業很少,在與國外的領先精密金屬製造行業相比處於競爭的劣勢。
連接器的主要作用是在器件與組件、組件與機櫃、系統與子系統之間起電連接和信號傳遞作用,並且保持系統與系統之間不發生信號失真和能量損失,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元器件。
上游材料中金屬材料所占成本比重最大,塑膠材料次之,電鍍材料較小,根據台灣工研院的研究數據,上游材料成本占台灣連接器廠商的總生產出成本的比重大約為49.6%,其中鈦銅、LCP等高端原料主要從美國、日本等進口,而其他的銅等原料國產供給充足。
連接器行業是一個技術驅動型的行業。連接器產品的技術特性受下遊行業的技術發展影響很大,每一次的技術進步和變遷都會給整個產業帶來巨大變革甚至革命性的影響,從而推動連接器產業不斷向前發展。
隨著終端產品不斷變得更輕薄、性能更優,連接器向著小型化、高速和大電流方向發展,設計難度越來越高。以泰科、安費諾為首的全球巨頭通過橫向併購覆蓋實現下游全覆蓋,在華設廠持續滲透中國市場,在高端里領域具備競爭力。
國內連接器行業也出現併購浪潮,集中度提升:企業通過併購拓展下游連接器行業,通過上延產業鏈垂直整合,同時亦大力發展除連接器之外的其他業務板塊。
終端產品處於滲透期時,生產廠商會通過降低產品售價來提升產品滲透率,通過產業鏈的分工與專業化來降低產品價格。而當終端產品進入更新換代時,需要通過技術創新來刺激更新需求,生產廠商通常會通過構建垂直一體化的生產模式來達到快速生產新產品。
模具複雜的形狀、對精度的高要求、加工周期縮短,使得精密產品模具供不應求,具備模具製造能力是精密製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產品種類繁多、屬於非標準化產品,通過自動化設備進行組裝能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品精度和良品率,因此自動化、半自動化設備也是精密製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以上便是精密製造行業競爭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製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