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發生後,中藥材獲得了全球關注和認可,全球中藥材種植面積積不斷攀升,以下是2023年中藥材行業發展趨勢。
中藥材是經過我國傳統醫藥理論進行指導採集、炮製後,具有臨床應用的藥物。中藥材大多來源於天然藥物,並且中藥中以植物藥居多,因此也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中藥材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常見的中藥材有麻黃、桂枝、細辛、薄荷等。
近年來,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快速增長,中藥材種植已成為部分地區、特別是貧困山區調整種植業結構、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根據中藥材行業發展趨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上升至5250萬畝,同比增長2.54%。
截至目前,我國已建設了31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持國內中醫藥機構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設30個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在國內建設56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眾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並推動中醫藥類產品在更多國家註冊。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醫療保障體制不斷完善,百姓對中醫藥認知度在逐漸提高,對藥物以及養生保健品的需求量日益擴大。2022年,在我國政策鼓勵、市場需求、經濟帶動等因素多方面影響下,中藥材行業將繼續有著較好的上層環境,中醫藥文化基礎也將不斷加深。
中藥材行業發展趨勢指出,中藥材盲目種植、不規範種植造成的農殘超標、中藥材摻偽使假、加工貯藏不當造成的質量下降仍然束縛著中藥材生產發展的前進步伐,作為民生問題時常被社會關注,見諸報端。《中醫藥法》和新《藥典》頒布實施以後,市場監管從嚴,將不斷倒逼中藥材生產端和流通端進行升級,這一過程將加快兩端的資源優化程度。
黨在十九大報告中深入闡釋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心,要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在中藥材產業領域,因為之前多年的盲目擴張發展,中藥材產業內的供給側改革同樣也是勢在必行。我國2022年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就是堅持高質量發展,在中藥材領域,去庫存、降成本和優化產能的任務依然艱巨,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將由重規模求速度的舊模式,轉變為重質量求效益的新方向。
綜合來看,為了促進中藥材行業的發展,我國已經出台了許多相關政策,預計將為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