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專用汽車按照用途可以分為運輸類和作業類,物流市場的快速發展下驅動著運輸類專用汽車市場需求旺盛。從目前我國專用汽車市場份額占比情況看來,廂式專用車使用和銷量最大占據主導地位。
專用汽車是指根據特定的功能和用途需求而設計和製造的汽車,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領域: 物流運輸、工程建設、農業生產、公共事業、特殊用途等。這些專用汽車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能夠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
2019年,中國專用汽車行業的銷售收入約為1.2萬億元人民幣。該行業包括了消防車、救護車、清潔車、環衛車、物流車、工程車等多個子行業,市場規模龐大。2021年,我國專用車市場銷量達到149.1萬輛,同比下滑9.7%。疫情年內多次反覆、區域性「拉閘限電」、排放標準切換和藍牌輕卡新規徵求意見稿發布都引發了市場銷量由高位大幅回落。
2021年我國專用汽車的進口量小幅下降,降至189輛,同比減少26.5%。專用汽車行業市場分析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中國專用汽車進口量145輛,同比減少7.6%。從金額方面來看,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中國專用汽車進口金額75.5百萬美元,同比減少32.8%。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用汽車行業在近年來持續發展並呈現出良好的前景。專用汽車行業涵蓋了工程機械、農機、公路運輸車輛、特種車輛、環衛車輛等多個子行業,其總體規模不斷擴大。據專用汽車行業市場分析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專用汽車產銷分別達到了93.15萬輛和91.51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11.10%和11.64%。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專用汽車行業的產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具備了更多的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等特點。例如,環衛車輛可以通過智能化系統,實現自動清掃、自動傾倒垃圾等功能,農機則可以通過衛星定位、精準農業等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
用汽車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於工業、農業、物流、環衛等領域,這些領域的需求在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穩步增長。同時,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湧現,為專用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專用汽車行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前景較為樂觀。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該行業將會不斷創新和發展。
總體看來,專用汽車的子行業比較多整個市場規模比較龐大,專用汽車是整個汽車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產銷量也在逐年遞增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以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驅動著專用汽車市場需求的增長,專用汽車逐漸發展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專用汽車領域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以下2023年專用汽車行業發展現狀。
專用汽車是指根據特定用途和需求設計和製造的汽車,通常不適用於普通公路運輸。它們包括消防車、救護車、警車、工程車、清障車、垃圾車、公交車、校車、旅遊車等。這些汽車通常具有特殊的外形、結構、功能和性能,以滿足特定行業或場所的需求。專用汽車行業則是指設計、製造、維護和銷售專用汽車的產業鏈。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專用汽車行業競爭也日益激烈。除了國內各大品牌之間的競爭外,國外廠商在我國市場的進入也加劇了行業競爭。專用汽車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專用汽車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根據專用汽車行業發展現狀有關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專用汽車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1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2%。
專用汽車行業的發展需要各個環節的協同合作,從而實現產業鏈優化。例如,專用汽車生產企業與汽車零部件廠商的合作,可以實現產品質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專用汽車行業發展現狀顯示截止2021年我國專用車行業在產企業超1500家,保持持續增長。企業主要集中在山東、湖北、河北、江蘇四省,四省生產企業數量占據全國近半壁江山,專用車產業區域聚集效應凸顯。
中國的專用汽車行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行業,其規模覆蓋了眾多領域,包括建築工地、軍事、礦山、農業、物流、環保等行業。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專用汽車行業也迎來了高速發展,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的調整為專用車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專用汽車的品種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現如今,專用汽車已經達到了500餘種,而在一些工業已開發國家,這個數字甚至可以達到千種以上。從功能上來說,可以將專用汽車分為一般專用汽車和工礦生產用汽車兩大類。
專用汽車行業發展現狀顯示,一般專用汽車包括了各類客車、貨車、救護車、消防車以及警用車等,而工礦生產用汽車則包括了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鏟車、起重機以及各類工程車等。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專用汽車的種類和數量還會不斷增加,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服務。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自2000年開始,專用汽車行業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在此期間,專用汽車產銷量明顯上升,專用汽車產量占普通載貨車產量的比例大幅上升近40%。在這種背景下,底盤生產企業、經銷商和非汽車行業資本大量向專用汽車行業進行轉移。其中,一汽、東風、重汽等大的主機廠均已建立起自己的專用汽車生產企業,使專用車企業與底盤生產企業形成縱向一體化的鏈條關係。
總體看來,專用汽車是整個汽車產業的細分市場,其涉及的應用領域比較廣泛包括物流、建築工地和農業以及環保等市場。專用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目前市場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隨著經濟的發展,專用汽車的品種和數量日益增多。專用汽車可分為一般專用汽車和工礦生產用汽車兩大類。經過轉型升級,未來的中國專用車市場將是一個嶄新的、脫胎換骨的市場,行業的競爭格局將發生深刻變化。2015年中國專用汽車出口數據統計如下: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專用汽車出口量17,116輛,同比增幅下降,即從2014年增長1.28%轉為2015年下降2.47%;出口創匯16.68億美元,同比走勢回升,即從去年下降6.80%轉為今年增長4.13個百分點。
從出口車型上看,2015年,混凝土攪拌車和起重車繼續成為我國專用汽車出口主要車型,兩款車型出口量占專用汽車總出口量的57.69%。但也應看到,儘管起重車的出口數量雖超千餘輛,但其較同期相比數量和金額卻雙雙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除起重車、醫療車、石油車、無線電通訊車和道路掃雪車五款車型數量或出口金額同比呈現出下降趨勢外,其他車型出口數量和金額同比均為正增長。其中,飛機專用車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同比增幅最為明顯,分別為271.43%和442.06%。更多最新專用汽車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專用汽車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2015年,我國專用汽車出口數量呈現「高-低-高-低」的走勢,出口數量波動性較大。其中,前兩月專用車出口增速大幅波動,1月下降6.34%,2月增長132.99%。受春節假期的影響,2014年的企業搶出口集中在1月份,2015年集中在2月上中旬。受這個因素的影響,2014年2月出口基數比較小,推高了2015年的出口增速。經過3月份的過渡,4月專用汽車出口數量達到最高,接近或達到1,706輛;5月、6月增幅有所下滑,自7月開始出口數量持續回升,回升幅度不是很大,至9月升至年內第二高點,為1,649輛;隨後10月開始市場又現低迷走勢,到了12月需求有所釋放,致使銷量有所回升,到12月達到1,637輛。
2015年,我國專用汽車主要向亞非國家出口,出口量在萬輛以上,緊隨其後的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分別位居第二、三位,北美洲地區出口量依舊最少,出口量不及500輛。其中,向亞洲國家出口數量和出口創匯分別為10,485輛和9.5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12%和1.87%;向非洲國家出口數量和出口創匯分別為3,900輛和3.6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3.26%和78.98%;向拉丁美洲地區出口數量和出口創匯分別為2,523輛和2.8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1.75%和73.08%。
2015年,越南一躍成為中國專用汽車第一大出口市場,出口數量達2,456輛,同比增長191.34%;出口創匯2.35億美元,同比增長296.19%,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同比均呈大幅增長。其次是委內瑞拉和菲律賓,其中,委內瑞拉出口數量達1,493輛,同比增長511.89%;出口創匯2.01億美元,同比增長36.15%;菲律賓出口數量達1,357輛,同比增長113.7%;出口創匯822.59萬美元,同比增長108.61%。上述三個國家累計出口數量和金額占出口總量的30.01%和31.02%。值得注意的是,緬甸、沙烏地阿拉伯、泰國和阿爾及利亞四國出口數量或出口金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阿爾及利亞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降幅為明顯,降幅均超50%。
從出口發貨地上看,2015年,我國共計28個省份實現專用汽車出口。出口量位居前五位的省份依舊為湖南省、山東省、湖北省、江蘇省和北京市,出口數量集中度達67.11%,出口創匯占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