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
竹子具有獨特的紋理、豐富的資源和較短的成才周期(3一5年)等特點,將其應用於家具設計,即把大自然的田園氣息透與現代生活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竹質家具具有柔韌性好、氣性強、質感自然、手感清爽、舒適別致等特點,其外觀典雅平實、美觀大方、貼近自然,具有很高的審美性,帶給人一種質樸、古典的感覺,可以營造一種悠閒、舒暢、寧靜的怡然情調。隨著家具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木材資源的短缺,以及可持續發展意識的不斷深化,用綠色環保竹材設計製作家具將成為今後發展趨勢之一。
竹集成材家具的製作工藝具體來說,是用竹子經截斷、開粗刨、水煮(含漂白、防蟲、防霉、防腐等處理)或炭化、乾燥、片、
精刨、選片、塗膠、組坯、雙向加壓膠合、鋸邊、砂光等工藝製成的竹集成材,再製成框式結構或板式結構的家具產品。
竹集成材作為一種新型的家具基材保持了竹材物理、力學性能好、收縮率低的特性,具有幅面大、變形小、尺寸穩定、強度大、剛度好、耐磨損等優點,並可進行鋸截、刨削、鑲嵌、開榫、鑽孔、砂光、裝配和表面裝飾等方式加工。由於竹集成材生產時經過一定的水熱處理,成品封閉性好,可以有效地防止蟲蛀和霉變;由於採用改性的UF樹脂膠,具有更低的游離甲醛揮發成分和良好的耐候性,更加綠色環保。
在竹集成材家具中,竹片上的竹節、無需封邊且各具裝飾特色的端面、弦面和徑面構成竹集成材特有的美感,還可通過炭化的竹材和本色竹材的搭配構成不同的圖案和色彩。1.3竹人造板家具
竹材人造板充分利用豐富的竹材資源,採用木材人造板成竹人造板可細熟的工藝技術相結合生產的一種新的人造板材。
分為竹材膠合板、竹蓆膠合板、竹簾膠合板、竹材層積、竹木複合膠合板、竹塑複合板、竹片貼面裝飾板、薄竹貼面裝飾板、竹竹材纖維板等。家具多採用竹片貼面裝飾板、薄竹貼材刨花板、
面裝飾板,利用薄竹代替薄木貼面生產的竹人造板家具,具有竹材獨特的裝飾紋理和色彩。1.4重組竹家具
重組竹家具就是以重組竹為基材製作的一類家具。重組竹的構成單元是網狀竹束,它是先將竹材疏解成通長的、相互交聯並保持纖維原有排列方式的疏鬆網狀纖維束,再經乾燥、施膠、組坯成型後熱壓而成的板狀或其他形式的材料。重組竹是在不打亂竹材纖維排列方向、保留竹材基本特性的前提下,將小徑級材、枝丫材等低質竹材重新組合,製成的一種強度高、規格大、具有天然竹材紋理結構的新型竹材。
重組竹的竹材利用率可達90%以上,表面具有木材質感,可加工成淺黃褐色(本色)、茶褐色(咖啡色)或做成茶褐色與淺黃褐色相交錯的斑馬木色,還可以根據需要染成各種珍貴材色,重組竹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密度達靜曲強度可達206Mpa,彈性模量為17313Mpa,表1.08g/cm3,
面抗衝擊性能為7mm,甲醛釋放量為0.1mg/L,材性與紅木的材性相近,易於加工。重組竹家具可利用通用的木材加工設備
1竹材家具的種類和發展現狀
目前,竹材以多種形式應用於家具設計,主要有原竹家具、竹集成材家具、竹人造板家具及竹木結合、竹鋼結合家具等。1.1原竹家具
原竹家具是指以中空有節的原竹稈莖作為家具主要零部件的一類家具。
我國古代就有原竹家具。傳統竹家具主要有竹床、竹塌、竹椅、竹凳、竹案、竹桌等。最先出現的是竹床、竹塌,先秦時稱以竹片製作的床為「第」,漢朝以後,床既是臥具又是坐具,隋唐時由於桌子、椅凳的廣泛使用,床成為專供睡臥的家具,宋代竹床使用更廣,竹椅、竹凳、竹桌也大量出現。原竹家具以圓竹為框架結構,對竹杆進行卷節、火烤、彎曲、熏蒸、打穴、鑿孔等,採用開槽、彎曲、纏接、穿插、銷釘等接合方式,多採用傳統的手工藝傳統的原竹生產方式,不易進行大批量工業化生產,效率低下。家具在材料、外觀、結構、功能上缺乏創新,檔次相對其他家具較低,其市場需求量也呈下降趨勢。
如今的原竹家具首先在造型設計上進行創新,並通過改進有關製作原竹家具技術及工藝,既保持原竹特有的質感和性能,又克服了其易乾裂走型的不足,同時外形美觀、質量亦佳。現代原竹家具,不僅是實用的商品,還具有相當的觀賞性,讓人不僅有回歸自然的愜意,還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必將很快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有關更多竹材類的相關行業資訊請查看竹材類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竹集成材是一種新型工業竹材,它是通過把原竹加工成一定規格的矩形竹片,經三防處理(防腐、防霉和防蛀)、乾燥、塗膠、組坯、膠壓等工藝進行膠合而成的竹質板方材。竹集成材家具就是用這種竹集成材加工而成的竹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