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件是用各種鑄造方法獲得的金屬成型物件,2020年全球鑄件產量為1.13億噸,較2019年增加0.03億噸,行業競爭力逐步提升,以下是鑄件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自2000年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鑄造件生產國以來,一直穩居世界首位。鑄件行業分析指出,2017年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影響,總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30%,2018年和2019年,在汽車、軌道交通、礦冶重機、工程機械等下游需求提升刺激下,鑄造件已恢復增長趨勢,2020年產量達4875萬噸。
根據鑄件行業發展趨勢數據,2020年我國灰鑄鐵產量最多,產量達2040萬噸,其次為球墨鑄鐵,產量為1395萬噸;2019年可鍛鑄鐵、鑄鋼、鋁(鎂)合金鑄件、銅合金鑄件產量分別為60萬噸、590萬噸、685萬噸、80萬噸。
2020年灰鑄鐵產量占鑄件總產量的比重達41.8%,球墨鑄鐵產量占鑄件總產量的28.6%,鋁(鎂)合金鑄件、鑄鋼、銅合金鑄件、可鍛鑄鐵產量占鑄件總產量比重分別為14.1%、12.1%、1.6%、1.2%。
進口數量大約占出口量的不足1.7%,極少數鑄件由於技術等問題需要進口。例如飛機發動機的高溫葉片還有核電設備中的一些鑄件,還有一些需要進口的鑄件例如大型水電設備的轉輪鑄件等,有些鑄件現在我國已經可以製造生產了,不需要依靠進口。
鑄件行業發展趨勢指出,行業目前的發展趨勢雖然是很好了,但跟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們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國內的技術水平,工藝手段跟他們比較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就導致我們的產品出口量較少,經濟發展就會有一定的阻礙。除此之外,現代工業中,技術落後,設備不行,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消耗高還有環境污染嚴重以及工人作業環境惡劣等問題。
1、企業規模小。鑄造企業多,規模小。工作鑄造企業很多,然後很多企業規模小,工藝水平相對落後,導致勞動生產率較低,產品質量較低,時有發生安全事故和惡性競爭,這些問題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2、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中國的鑄造企業中絕大多數工人都是臨時工,其文化程度偏低,缺少必要的培訓,技術差,而且流動性大,所以,在崗位上工作的大多數是新人,他們對鑄造生產秩序、工藝手段等沒有什麼了解,導致生產質量和效率低下。
未來,為做好鑄件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國家制定強制與激勵相結合的政策,其政策措施可能包括:管制和標準、財政政策、協議和目標等。總之,節能減排將成為我國制定鑄件產能政策關注的焦點,以上便是鑄件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