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生產是獲得機械產品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發展狀況與全球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2020年全球鑄件產量達8673萬噸,以下是鑄件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全球鑄件產能分布並不平衡,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產能占比較大,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工業已開發國家一直居於全球鑄件產量前十位。鑄件行業分析指出,德國仍然是單位企業產量最高的國家,以2020年度數據為例,其單位鑄造企業平均產量達到8818萬噸,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美國位居第二,平均產量5294萬噸。中國平均產量僅為1777萬噸。
鑄件行業發展現狀指出,受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影響,2018年我國鑄件十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2019年產量重新恢復上漲,增速3.51%,2020年為歷史高位,達4940萬噸,同比增長4.66%,對應增加鑄造粘結劑、固化劑、塗料等其它鑄造造型材料57.6-60.8萬噸。
2020年我國鑄件行業市場需求占比上升的有工程機械、鑄管及管件、軌道交通、礦冶重機,汽車工業是鑄件市場需求劇透,2020年汽車鑄件占比小幅度下降,為29.1%。農業機械、工具機工具、發電設備等行業市場占比都有小幅度下降。
細分材質來看,我國仍舊以灰鑄鐵件、球墨鑄鐵件等產品為主,適用於形狀結構複雜、性能要求高的高端零部件的特殊合金鑄件占比較低,尤其一些高端關鍵鑄件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如高壓大流量液壓件、燃氣輪機單晶葉片、核乏燃料儲運容器等。據統計,2019年我國灰鑄鐵產量2040萬噸,同比下降1.21%,球墨鑄鐵產量1395萬噸,同比下降1.41%。
下游需求結構來看,2020年汽車、鑄管及管件、內燃機及農機、礦業重機、工程機械鑄件需求量分別為1420、830、515、460與440噸,占比分別為29.1%、17.0%、10.6%、9.4%、9.0%,合計75.2%。此外,工具機工具、軌道交通、發電設備占比約4%-5%。
行業供給側結構調整的加快,落後產能將加速淘汰,到2020年全國鑄造企業數量將持續減少至15000家左右,占企業總數量30%的鑄造企業(約4500家)的鑄造件產量將達到全國產量的80%以上。鑄件行業發展現狀指出,我國鑄造企業數量大約會控制在8000家以內,達到與美國、德國等工業已開發國家相等規模水平。
目前,受技術壁壘影響,我國鑄造用粘結劑生產企業主要為小型企業,無法形成有效的規模經營。此外由於環保政策趨嚴,產品結構單一、核心競爭力低的小型企業也在逐步被淘汰,目前CR2約30%,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
展望未來,在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汽車製造、軌道交通建設等將成為帶動鑄造件消費增量的主力行業下,鑄造件產量年增長率領先於其他行業,另外在高端化、核心化設備所需的關鍵鑄造件方面,如大型能源設備鑄件、航空航天鑄造件等,我國的自主生產能力將有所提高,鑄造件產量保持適度增長,以上便是鑄件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