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的鑄造機械成套裝備發展迅速,其發展也在不斷的調整方向,以便未來更好的發展。 國內鑄造機械成套裝備未來將向以下四大方面發展:第一,向優質、高效、綠色方向發展。第二,不斷努力拓展裝備的生產能力,擴大應用範圍。第三,以設計研發信息化、設備數位化、生產過程智能化和經營管理網絡化為目標,充分應用計算機技術實現集成化、智能化、在線化和遠程化。第四,建立專家系統、信息處理系統、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實現異地研究、遠程演示、遠程控制盒遠程診斷。這四大趨勢是我國鑄造機械成套裝備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和主流。也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鑄造產業的不斷發展,相信國內鑄造機械成套設備將會走上健康穩步的發展之道。以下是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鑄造機械產量情況:
更多相關行業數據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鑄造機械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儘管我國機械產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機械形勢的嚴峻性,我國還存在著裝備落後,人才短缺,工藝粗放,無序競爭等不利因素,特別近兩年新上企業還沒有完成原始積累,抗風險能力較弱。
我國鑄造設備行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當前國產鑄機能夠裝備年產5000噸黑色鑄件的小鑄造廠。但總的來講,華夏模具網指出,我國鑄機行業水平不高,多為仿製,製造質量差,可靠性低,服務不到位。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創新。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進入WTO後,政府部門不會再制定內部政策來「審批」限制進口,從而鑄造設備的供應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1.大型、連續生產的鑄造廠(汽車鑄造廠、內燃機鑄造廠、拖拉機鑄造廠等)所需設備,包括從熔煉、造型、制芯、配砂到清理的大型、高效、高技術水平設備都將和過去一樣,基本依賴進口;
2.鑄造廠高質量真空直讀光譜儀等檢測分析儀器,將全部被國外名牌產品所占領;
3.特種鑄造設備,包括大型壓鑄機、低壓鑄造設備、多工位高效重力鑄造設備等也將為外國產品所控制;
4.大部分大型複雜件的砂型模具與壓鑄模具等也將依賴進口;
5.中小企業用的垂直或水平分型高緊密造型機也將主要由外國供應,藉助元器件進口關稅的降低,使我國現有鑄造機械的可靠性會有所提高,從而能滿足一部分小專業廠技改的需要;
6.隨著國外鑄造廠的關閉以及取消審批,會有一批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二手設備進到中國;
7.國外鑄造設備廠看到中國的大市場將進入中國建立合資或獨資廠,帶進新技術,淘汰落後產品,從而提高鑄機業水平。更多相關行業信息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鑄造機械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