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鑄造設備行業發展分析,眾所周知,鑄造行業勞動條件惡劣,對環境的危害也是比較大的。現對2016年我國鑄造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然而,作為鑄造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應加大對於環境保護方面的重視,儘量節省能耗、降低污染,為「十二五」「綠色」鑄造奠定堅實的基礎。
然而,建設資源節約、節能環保型的鑄造企業是擺在全行業面前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問題。經過行業人士及有關專家十幾年的科學試驗,我國鑄造產業不斷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總結自身水平,已經基本解決了產品質量不達標、鑄造業對環境嚴重污染的問題。這主要是在鑄造設備上的改良創新。業內相關專家表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今後五年要實現鑄造業科學發展,一定要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再不能盲目「跟風」,一哄而上,鋪攤子、上項目、擴產能。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負責人,要深入調研市場和企業的實際,做好規劃前期的論證工作,既要保持平穩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增強內生動力,注重增長的內涵,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注重綠色和諧發展,注重承擔社會責任。切忌重複建設、盲目投資。各地經濟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應擔負起監督職責,積極推動企業聯合重組,鼓勵延長產業鏈並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國軸承鑄造行業工業總產值、工業產品銷售產值、利潤總額和出口額均實現了高速增長。全行業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進程加快,調整產業結構,主動壓縮了低檔、普通產品的生產,對經濟型數控軸承進行了升級換代,著力發展中高檔產品及專用產品,國產數控軸承市場不斷擴大。
從總體上看,我國已經是世界領先的軸承生產大國。但是,我們的高端軸承鑄造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國內市場上還有不少中高檔軸承仍然主要依賴進口;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全球尤其是中國市場對軸承鑄造產品的需求結構出現了明顯變化,製造業面臨著新一輪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產業結構調整,軸承鑄造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等領域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鑄造設備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國家圍繞裝備製造業的「調整與振興」、「自主創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這為軸承鑄造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一系列政策,為高檔軸承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總的來看,2015年間,軸承鑄造行業的國內、國際市場需求將會穩步上升。不過,軸承鑄造行業也迎來了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企業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
更多鑄造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鑄造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