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鑽井技術是當今世界石油勘探開發領域最先進的鑽井技術之一,它是由特殊井下工具、測量儀器和工藝技術有效控制井眼軌跡,使鑽頭沿著特定方向鑽達地下預定目標的鑽井工藝技術,目前在油田開發中廣泛使用。以下為定向鑽井服務發展現狀分析。
石油是工業發展的血液,也是現今極為重要的能源之一。我國每年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油,做好國內石油資源的勘探與開採對於保障我國的石油供應和戰略儲備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匱乏以及石油資源所處環境的複雜性,在傳統的直井鑽井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了定向鑽井技術。
通過對定向鑽井服務發展現狀分析,我國定向鑽井技術始於50年代。1956年,玉門油田鑽成第一口定向井,1962年起,四川油田進行了多種型式的渦輪鑽定向鑽進試驗。70年代以來,我國海洋定向鑽井迅速發展,在渤海灣海面打叢式井,在一座鑽井平台上施工多達12口定向井。
1977~1982年,全國共完成定向井316口,平均井深2478.9m。自1986年,通過攻關及推廣,各油田「七五」期間鑽各類定向井4317口,掌握了定向井、叢式井優化設計技術及計算機軟體包,包括叢式井開發油田平台數和平台位置的優化設計技術,三維繞障井和三維多目標井設計技術。
「八五」期間,重點攻關「石油水平井鑽井成套技術研究」,到1997年鑽成長、中、短半徑三類水平井共153口,掌握了水平井井眼軌跡優化設計方法,建立了水平井下部鑽拄大撓度受力分析模型,以及水平井井眼軌跡預測模型,定向鑽井技術總體上達到了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
之後幾年通過研究與引進,我國石油勘探部門基本上擁有了國外專用於定向井的先進工具、儀器,如無線隨鑽測量儀、有線隨鑽測量儀、單點陀螺測斜儀等。現今,我國又掌握了如定向井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套管防卡技術、地層測試技術等技術,並擁有了新的鑽井設備和專用工具,如非磁鑽鋌、迪那鑽具、螺杆鑽具等。
通過對定向鑽井服務發展現狀分析,定向鑽井技術現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在石油行業中占據了較高的地位。它的出現解決了以往很多較複雜油藏開採困難的問題,提高了油田的開發效率。但是仍不能完全滿足人們對油氣資源的需求。
為了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必須進行定向鑽井新型技術的應用,滿足國家石油工程現代化建設的要求,進行石油資源開發應用狀況的有效控制,滿足我國石油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這需要實現石油開採技術方案的優化,適應現階段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要求。在石油開採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進行油田實際工作狀況的分析,進行新型定向鑽井技術的應用,實現鑽井工程整體效率及質量的提升。
隨著全球油氣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的日益突出,定向井技術發展和創新已迫在眉睫,我們應該依靠現有的條件,充分利用其它學科先進的技術,改善目前的鑽具,合理的使用地質導向技術,加快新技術如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水平與程度,為定向井技術的發展開拓更為廣闊的空間。以上便是定向鑽井服務發展現狀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鑽井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鑽井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